赚大钱的逻辑不是靠拼命。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比的是智商,赚钱会非常辛苦。
窥见上流社会的生存方式并不难,难的是,弄清楚上流社会是如何运转的。
我们有一句话,就是打牌的时候,你如果没有看到谁是傻瓜,你就是傻瓜。
文/欧神、吴刚
多年前,读乔布斯的传记,记住了一个词,“现实扭曲力场”。而后,伊隆马斯克又让我记住了另外一个词“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强调用物理学的方式看待世界,而不是运用比较思维。模仿、比较容易陷入另一个雷区,“幸存者偏差”。白话翻译下,不是别人在做什么,你就学着去做什么。critical thinking,again,划重点。
鸡汤有毒,但很多人都爱喝,乃至成瘾。糙话难听,无人问津。但认知这个世界,不是通过周末刷刷《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可以实现的。
所谓的勇敢,是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
本周末分享的主题是中产生活画像vs金融大鳄。
一个努力向上爬,想要实现阶层跃迁,却一不小心当成了接盘侠;
一个运筹帷幄,谋划布局如何让更多的中产成为接盘侠。
文章很长,但我认为,很值得。
为什么说中产是接盘侠?
中产转身慢
一) 海河计划
这二天,看了天津《海河计划》的方案,还有芸姨写的《时尚荟萃》,若有所悟,突然想到了一些道理。
在我们这个世界,其实发生着一个怪圈。头尾相衔。
中产阶级,在努力地模仿着上流社会的一切。从衣着,到饮食,到兴趣爱好的一切。
而上流社会,则努力在“摆脱”模仿。追一步,逃一步。一追一逃。
(扑克牌中的大小怪,典型法国贵族的船鞋。目的就是绝不会有农夫穿它)
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度发达。这就导致普通的消费品,乃至于钢琴,骑马,登山,这些昂贵嗜好,都不再有消费门槛。白领咬咬牙一样能学。
lv包包前台人手一个。
米其林三星,花钱预订即可。
为了摆脱中产,“潮流”变更的速度在加快。从太阳王时期的一代人一变,到现在的一年半载就变。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中产和富人是有差距的。
无论眼界,毅力,人脉,可以调用的资源,信息网络,智慧。穷人的弱,是全面的弱。富人的碾压,是全面的碾轧。
所以呢,这里面肯定是有点问题的。
并不是简单的“追逐—逃避”游戏这么纯白。
二) 知其然
精英了解更深规律中产只能模仿,拷贝,皮相
每个人知识点不一样,每个人生命长度,行动牌数都不一样。
精英要比中产强一截。这一节在于;
精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中产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精英知道一件事。是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知道它的前置后置条件,知道它的应用场合。
譬如说,法国的“法式大餐”,享誉海外,全球1/3的米其林餐厅,位于法国。
但其实,法国的“大餐”地位,因为法国是西欧国家中,最早完成城市化,工业化的。
当时,英国工人还在雾都煤矿中,每周工作7天。吃炒豆子拌鱼骨屑。
而法国却早已进化出了宫廷,贵族社会,无止尽的假发舞会。
至于德国,德意志不存在的。
英国菜:《“大象”的舌尖之四:从美食之邦到黑暗料理》
但是,到了400年后的今天,法国“大餐”的地位,早已不如从前了。
吃过米其林的人都知道,“不怎么样”。
你今天还以蔚蓝海岸法餐高脂肪高奶油为荣,很low的。
近年来,以澳洲,南非,美国为首的new world葡萄酒攻城掠池,法国意大利old world葡萄酒香水一败涂地。大家都是蒸馏产品,有什么难学的。澳洲阳光更充沛。
再譬如说,你翻出19世纪的国际文献,几乎所有的外交协议,都是用法语签的。
俺语文课老师讲到此节时,解释是“法语是非常精确的语言,用于国际文书减少歧义”。
狗屁,你看看21cn的联合国档案,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合同,都是用“粗鲁的”英语签的。
英语取代法语,其背后的实质,是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和法语国家相对的实力下降。
参阅:《中美《联合声明》一出,法国却委屈地哭了》
近期朋友小孩读上外,法德日俄,四大语种选修一门。
传统意义上,欧美学生的“第二外语”都是首选法语。
我说别了,您修德语吧。
德语好啊,未来的30年中,欧盟主导者肯定是德国。德国是强盛的上升轨,法国是下降轨。
而中国精通德语的人口,特别少。至少远远低于中法交流。
未来如果中德贸易,技术进口,甚至考个德国合规证,律师证。在国内绝对就是稀缺资源。
参考阅读《德国为什么一直苦苦支撑着欧元?》zhihu/question/28667070/answer/397934829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什么呢。
富人知其然,可以抓住历史变化。平庸的中产阶级,只会继续吃法餐。三) 出国留学
前二天我朋友圈转了篇文章《赌博网站的骚,闪瞎了我的腰。。。》
这其实是个“套中套”套路。因为我又转了一次,所以它又多了几千阅读。
而casino的名字,依然可以从文中拼、搜出来的。
真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其中这段文字。
为什么,为什么三线城市依然把“出国深造”当成一条光明的前途呢。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典型套路。
1) 买学区房
2) 读本科,硕士,博士
3) 出国深造
4) 学习钢琴,小提琴,芭蕾
5) 进大公司做白领,以工薪收入为荣
6) 买世界名牌,武装自己
7) 大爱无疆,不生孩子
这一切所有的模仿,全部都是坑
一架钢琴,至少需要2200个零件。在19世纪,是一件超级昂贵的东西,同时也是富家小姐的象征。
可是在21cn,钢琴已经是中产阶级都能负担的小资物件。钢琴谈得好有什么价值,你想在火锅店门口伴奏么。
同样道理,1979年“高考”恢复的时候,大学生直接就是国家预备干部。存量稀少。
在粮食匮乏的年代,大学生不仅每月可以领到免费的米和油,而且很容易被提拔到县长镇长。
但是1999年“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不值钱了。
今天,硕士,博士,博士后更不值钱。
你父母一心一意让你读学历,也是一个无敌深坑。
我们今天的新手村经验,全部都基于父母一辈。
一个人从懵懂到20岁,他是没有时间刷“经验包”的。
他的所有谋生技能,所有世界观,路径依赖,都是传授于他的父母。而你父母国企打工一辈子,坐井就观天。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你永远都只可以“窥见”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你其实并不明白,上流社会是怎样运转的。
根据你父母的观察,当年的国企领导都是大学生。根据你父母的观察,80年代“洋人”显贵无比。“假洋人”跟着沾光。根据你父母的观察,贵族小姐都是谈钢琴的。根据你父母的观察,外国人都靠炒股票发财。
中产阶级只擅长模仿,并不了解事务本质。
他们的技能点数,仅止于此。
四) 接盘侠
好了,若我们的文章只写到这里,那还仅仅是对中产阶级的吐槽。和浓浓的“精英—屌丝”鄙视感。
我们想说的是,在某些设计下,中产可以成为“自然而然”的接盘侠。
举个例子,比如说“邮票”。
邮币卡市场,已经完全崩溃。不仅成交量稀少,而且sov(share of voice)在主流媒体上也不见踪影。
按照水库专业术语的说法,叫做“ip已经过时”。
不管你曾经猴票,一张是卖100元,500元,1000元。
现在不是价格的问题,是根本出不了货。除非几个庄家对倒。否则整版整版的猴票,谁会花100万元买你一些纸片。
但是如果你把时针拨回十年,十五年。在“散货”阶段,的确是有大量中产阶级“接盘侠”的。
有的中年眼镜男,工厂里的师傅,留下给孩子,铁饭盒二盒邮票。都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红木,茅台,鼻烟壶,蜜蜡,甚至钻石。
然后你再想想,争夺了一辈子,国营厂里的科长职位,文征明的字画,乡镇中心的老房子…………
当一个时代改变时,中产并未改变。他们依然拙劣地模仿着旧贵族的生活,于是就成了接盘侠。
当他们终于买得起贵族用的“身份品”时,他们就成了接盘侠。
贵族们已经撤了,把土地田契留给你。
samsung的市值,第一次超过sony时,你不应该说,“三星是什么东西,索尼帝国如日中天时,他还是个棒子”。
中产阶级的惯性,使你延读了昔日的尊卑秩序,并接盘sony股票。
今天,三星的市值,已超过sony五倍。
和田玉价格崩盘时,你千万不要说,“哇,以前是贵族用品哎”。
你冲进去,几万元买块玉。现在就是接盘侠。
当然,价格崩盘最严重的,还是这位老兄。据说4.5元/斤,肉食价值丰富。
五) 收割中产
我们研究整个投资游戏的收割规律,有点象小时候玩的游戏,“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大家还记得怎么玩么。关键是甩尾。
先向左边跑,跑跑跑,形成一个@圈。
再猛地向右边跑,@尾巴后几个小朋友,来不及转头,于是就被抓住。
在我们真实的世界,中产学富人,中产抄富人。
富人买什么,中产就买什么。富人投资什么,中产就投资什么。
赚钱的秘诀,是“猛转身”。
时代变了,红木一文不值,钻石一文不值,迈克尔·乔丹的签名一文不值。
当精英阶层抛弃某一类taste时,中产阶级只会模仿。
来不及变轨,猝不及防,模仿者就成了接盘侠。
“这块和田玉,以前卖30w的,我特价8w就买到了”。“哎呀,coach打对折,赶快去抢呀”。“哎呀,天津户口,高考不要太划算哟”。“茅台是瓶好酒,以后可以传一辈子的”。
“惯性”和模仿,使得中产阶级是理想的对手盘。
中产天生就是接盘侠。
九鼎吴刚:如何赚到大钱?
实际控制人吴刚讲话:价差是盈利的核心来源,价差包括基础价差和泡沫价差…基础价差坚持一买二。
如果我们碰上运气好或者我们运作运作然后以一个泡沫高价卖给傻瓜、一群傻瓜,就是股民,一个傻瓜或一个傻逼接盘者,这就是泡沫价差,没有我们就把基础价差给赚了。
投资成败不能寄希望于增长,只能寄希望于价差,买的便宜是赚钱的王道,…当然这不能对外讲,对外讲这不是占别人便宜吗,但赚钱就是这样的。
有人吃亏你才能赚钱,就是要利用别人不对。
所以你每个项目就要思考为什么能赚钱,是不是有人要犯傻,别人犯傻你就能赚钱,这就是本质。
你们不要对外讲,讲了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什么是捡钱,什么是赚钱?
接下来讲我们的赚钱方式,我们赚钱只能靠捡钱而不能靠挣钱,什么叫捡钱什么叫挣钱。
我个人定义能力圈内赚钱叫捡钱,能力圈外赚钱叫挣钱,
在能力圈里做事就很轻松,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捡钱。
只有我们轻轻松松百分之百挣钱了,凡是不轻松的钱你挣不了,天底下赚大钱的人都是捡钱赚的没有人靠挣钱赚大钱。
我堂哥就是挣钱,每天八点起床上班,天天在工地上打工搬砖但是赚不到钱。
因为他不是通过捡的方式,他是真正的挣了,他没有在一个小小的能力圈里弄到极致。
所以我们要有这个意识,就是捡钱,在能力圈里面把这个钱给赚了,轻轻松松。
挣钱太难,我们都没有挣钱的本事,人类和平时期的唯一战争就是赚钱。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面,总有些傻子不太懂的哗的就撞进来了,后面我们就把他按住拿下,这样躺着就把钱赚了,这才是真正赚大钱的办法,要摒弃挣钱。
独立思考,如何找出接盘侠?
实际控制人吴刚讲话:大部分人只会限定思维,大部分人只会别人怎么想自己就怎么想,不独立思考,那么我们作为理性投资者就要逮住他们这些傻逼犯错误的机会,这时候我们才能赚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卖的人应急卖出,有的老板借了高利贷必须要还,股份必须马上尽快卖掉,他必须马上卖一些股份给我们,他不卖给你他玩不转。
趁人之危,他感恩你知道吧,清仓式甩卖,到期了必须要卖,没人愿意接这个股票他要把它续上,我们就低价买下,趁人之危,清仓型应急卖出。
还有就是合谋,私有化就是合谋,和管理团队合谋,把小组的钱赚了,等把今年业绩和明年业绩做差,股价哗哗跌,第二年第三年一丢,这就是合谋。
只有这些无效,我们才能赚钱,每一个项目都要合谋,为什么我们能赚到钱,你们现在开发项目跟进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件事情,要朝这个方向去运作。
只有运作那些无效机会我们才能够赚钱,或者识别或者发现无效机会。
我们有一句话,就是打牌的时候,你如果没有看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