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大丰收的闻喜


闻喜的先人们就有著书立说的好传统。据考证,历代文人著述达363部,其中裴氏人物312部2350卷,起于魏晋,盛于唐朝,延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闻喜人编著的图书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令人振奋。一股写书热,出书热已成为闻喜人的新“时尚”。
小说是不同艺术形式作品的基础。一个县域文化标志厚重感反映在长篇小说创作上。这几年,闻喜共正式出版长篇小说15部,400万字。其中,玉洁著《痴恋》上下册,60万字,2004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缔造》,40万字,《傻丫头》,22万字,《狗来儿》上下册,55万字,2013年6月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窦峰仙著,《九凤朝阳》,30万字,银海出版社出版,《1的学说》30万字,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李向远著《村权》,41万字,2007年6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李承恩、刘志伟著《藕荷仙庄》,20万字,《董父豢龙》,20万字,2003年7月长征出版社出版。柴腾虎著《梦回阿里》、《同在阿里》、《挺进阿里》被誉为“阿里三部曲”,50万字,分别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批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发挥余热,激情点燃,投入图书编写活动中。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共创作各种类型图书200余本,其中景学信著《涑水春歌》、《涑水春潮》、
《涑水春秋》涑水三部曲,50万字;张贵宝著《桐乡笔记》;田水旺、任育才著《闻喜之歌》,张光宁著《桐乡随笔》、《我的人生回顾》;李奎著《百草集》、《精神文明之花》、《山花集》;王秀清著《历史的脚印》、《晚霞集》;冯东旺、李明琳著《涑水河的子孙》;原泽俭著《回眸》;朱子会著《哼哼小集》;王更源著《流量》、《云散雾开》;李迎林著《杏树生涯》;王有才著《春华秋实》;王金堂著《溪畔石》;文振西著《诗如心语》;郭东墀著《雪泥鸿爪》;陈俊峰著《小花朵朵》;谭裕民著《幽谭微波》;郭俊卿著《乡情天长》;解柄魁著《人生之旅》;叶广济著《秦田晋地耕耘集》;董云山著《峨嵋芳草》;张水屏著《目影》;杜文太著《我生几重逐文来》;张伯人著《烟雨人生》;金展著《耆年情》;马路著《马路文集》;陈惠云著《甜核杏》;崔学敏著《初春河上》;吕保印著《难忘的回忆》;雷申艺著《悠悠驼铃》;杨得志著《夹也沟》;
周佩钦著《岁月留痕》;何沁学著《心韵》、《爱韵》;贾启智著《枫叶集》;张继慧著《春夏秋冬咋过》;韩俊秀著《爱晚斋韵语》;刘梵杈著《春风》、《学雷锋岁月》以及县诗联学会会员著的25本个人诗联作品集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李宏学 王长远
闻喜文人荟萃,人才辈出。
闻喜文化作品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