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老哥买房记(六):不要用钱去试探感情


老哥买房记(六):不要用钱去试探感情
在笔记本上重新整理好借款明细,郑重写下“欠债还钱”四个大字——账单上的每一个人、每一笔数字,于我而言,都是颇具份量的“恩人”,以及“人情债”。
反复盯着每一笔借钱数额,原以为会更加慌张,但说实话,更多的是麻木。
从9月17日交定金到10月11日结清首付款和税费,这期间的“借钱”之路真是一言难尽,人生头一遭觍着脸皮“开口求钱”,那种难以启齿的“尴尬”和“无助”一度让我怀疑人生。
谈钱伤感情。真的,没事儿别轻易用钱去试探感情,无论借与不借,结果都会有点儿无所适从。掺杂金钱纠葛的人情,终究有点儿膈应。
当初买房,也是抱着一股偏执劲儿,2万定金,是自己憋了老半天终于开口向表姐要的,表姐只问了一句,你自己决定了吗,听我肯定地回复后,二话没说立刻打钱过来。父母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下决心,家里的钱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来,于是和中介约定两次交付时间,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里,硬着头皮借钱。
你知道对于一个内敛、自尊心强的人来说,开口求人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打电话前的焦虑纠结、设想寒暄过渡话语的迟疑痛苦、开口提钱时的尴尬自卑、等待对方回复时的惊慌无措……卧槽,就我这种性格,若不是逼上绝路,岂肯开口求人?!那一刻,才真真儿地体会到什么叫“一直低、一直低,低到尘埃里……”
有毫不迟疑,立即打钱过来的;有迟疑许久,晚些转账的;有讪讪地说笑,委婉拒绝的;也有当即回绝的……真的,我都理解。
别人帮你,是情份;不帮你,是本份。然而帮或不帮,你内心深处,仍旧会有一个亲疏远近的衡量和对比。
截止日期前一天,依然差不少。脑子里一团浆糊,拿起手机,将通讯录上下来回翻,点开微信和QQ将联系人来回琢磨个遍,“恬不知耻”地发信息寒暄……许久未联系的本科同学问明来意,说都懂,然后立刻转钱,那一刻,恨不得当面跪谢;还差最后两万,几近绝望,在当天凌晨1点的时候,刷朋友圈见一朋友还夜猫子着,斗胆聊两句提及借钱,朋友爽快问到差多少给你补齐。我惊诧地反问,fuck,你为什么如此痛快、为什么不迟疑片刻、为什么不拒绝???他发来文字:“了解你,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开口。只是一条,什么时候还钱?”草,我颤抖着双手回复——“放心,年前,拼命凑钱,立即还你!”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窘境,依然唏嘘不已。别人肯帮你,要么是老铁间的两肋插刀,要么是信任你的人品承诺,要么是看重你以后的价值回报。从未预料,开口借钱竟让人顿知人情冷暖。哥们儿说,你早晚要学着点儿,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怎么借钱,借过钱,才懂得逼自己去学会变通、去激活人情、去利用杠杆、去变现信用。
借钱,也是一种个人信用的变现,只是这种变现,一次就好,两次,便有透支的风险。
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
然而穷则思变,变则通。在这个不确定时代,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努力让自己更强大、更有价值,你才足够有资格去配得上别人的尊重与信任,而每一个自尊又努力的人,总会值得更多更好的善意!
加油!与诸君共奋进!
好了,《老哥买房记》系列今天正式完结,感谢各位南太湖朋友们这一个多月来的关心和支持!很荣幸来到湖城,“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哇哈哈!
当然,老哥今儿个也再次壮胆,开口向各位热心的朋友们求助——
1、 帮忙推荐靠谱装修公司,费用实在有限,简装即可,能尽快入住那种……希望能将78平的两室户型改造成小三房(不是那个“小三”喂,朋友们!)
2、 如有靠谱兼职,请考虑一下老哥我,985文科硕士,应该可以胜任“文案”或“家教”(语文或英语)类兼职吧,当然,其他体力活,也考虑,只要给钱,不挑剔……
真诚拜谢!好人一生平安,笔芯~

老哥你的经历也是我的经历。也是交了两万定金,分两次付清。一个来湖打拼女人的能力实在有限!在约定交款的日子,我整个人有点被逼疯的感觉,因为很少开口问人借钱。那几天把通讯录和朋友圈的人都理了一遍,看看谁是那个可以帮你信任你的人。更可笑的是有一位朋友借我五千,居然要我车子做抵押。我瞬间无语,果断拒绝了!最后实在不够只能刷信用卡,信用卡不用人情好一点。所幸都撑过来了,现在也找了一份兼职,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985硕士为何走上了买78平到处借钱的路

一个直逼灵魂的拷问!

嗯,自立自强,一切都会好起来,向您学习

楼主的买房系列文字也算得上南太湖难得一见的精华贴了,作为同样从乡村到城市打拼的前辈,看后觉得你们年轻人真的更不容易,真诚的希望湖州的发展不要辜负你们的信任

百分之百支持楼主!

也就是前两年困难,两年一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