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直播产业的背后,真正赚钱的竟然只有这些

一、直播背后的产业分析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说:“我们时代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现代技术的惊人进步,导致‘距离消除’”。直播科技的不断进步正在影响着和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消除”。在不经意间,全民直播时代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短短数十年间直播也经历了多次模式变更升级。在直播风口上,一轮又一轮上亿融资接踵而至,一场又一场娱乐盛宴层出不穷。据橘子it数据显示,目前直播平台已超过500多家,各类直播app产品多达5700多个,新旧互联网公司竞相角逐直播蓝海。
图片来源:视频直播行业梳理:历史、产业链、盈利模式和未来(作者:咸鱼姬)
视频直播的疯狂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当直播平台在激烈的竞争中“厮杀”的疲惫不堪之时,一些在直播产业链上的行业却在“闷声发大财”。视频技术、宽带、游戏产业等等,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一大批公司因为直播的火爆而被激活。通过下图可以看到,直播带动的产业包括前端的网红主播、网红经济公司、pgc内容提供方,电商平台、内容平台等,以及后端的硬件供应商商、带宽/服务器供应商、网络监管等。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盘点报告
俗话说“有人淘金有人卖水”。得益于直播的火热,让一直潜伏在c端视野外默默赚“卖水钱”的直播云技术服务公司和流量运营商也走到台前。直播中,当突发性的流量增长成为常态, cdn及云服务商的技术支持已经成为当下直播平台在内容传播层面最重要的保障,同时也成为直播平台运营成本支出的主要构成。
以美国上市的欢聚时代(yy)为例,通过最新的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直播收入为2.9亿元rmb,到了2016年收入达到了70亿元rmb,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20%,而其2016年的运营成本支出中,收入分成及内容成本达到38亿元rmb,网络支撑成本高达6.5亿元rmb,净利润率为18%。
再看国内传统cdn服务商网宿科技的发展趋势,其2012年的收入为8.1亿元rmb,到了2016年其收入为44.5亿元rmb,年均增长率达到52%,除了收入高增长外,其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利润率水平,近几年的收入毛利率保持在43%左右,净利率保持在27%左右。
从上述两家的财务状况可以看出,表面上直播平台炒的火热(收入高速增长),但真正赚钱的却是背后的网络云服务商,直播平台融到的钱、烧掉的钱,很多都进了 cdn 服务商的腰包。
二、cdn格局分析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cdn,但具体是什么东西可能就说不出来。这里小编先给各位科普一下cdn:
cdn是构建在网络之上的内容分发网络,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
举个实际使用场景的例子:我们访问淘宝网的一件商品,如果没有cdn,大家就是从各自的终端流经运营商的宽带最终到达淘宝的主站(源站)查看这件商品。那么,离源站越近的用户,其访问距离越短,访问速度也就越快。因为淘宝总部在杭州,杭州的用户访问就快,而广州的用户访问就慢。这样就会导致全国各地的用户访问速度差异很大,偏远地区的用户体验就很糟糕。淘宝在使用cdn的情况下,就会把源站数据分发到cdn厂商的节点上。如果cdn厂商在广州也部署有节点,那么,广州的用户就只需要访问广州的cdn节点就可以了,这样,不论广州还是杭州的用户,各自体验就相差无几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内容(淘宝网的数据)分发,用户访问淘宝网站的速度就得到了提升。
通过网宿科技的毛利率可以发现,cdn这块市场是块肥肉,所以除了目前市场上除了一些传统的cdn运营商,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也正在不断涌入到这个市场,都争相在这块市场上分一杯羹。cdn业务开始成为市场发展的焦点,然而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有鉴于此,工信部从2017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对包括内容分发网络(cdn)在内的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市场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在1月22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清理规范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市场的通知》中明文规定,未按承诺如期取得相应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自2018年1月1日起,不得经营该业务。申请企业必须通过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接入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三项评测才有资质申请cdn牌照。截至目前,国内已有9家企业获得了cdn牌照,分别是网宿科技、阿里云、腾讯云、蓝汛通信、帝联科技、同兴万点、福建光通互联、北京供销科技、上海云熵网络。
从国内网站的数据来看,随着阿里、腾讯等逐步发力,打破了传统cdn运营商akamai、蓝汛、网宿等公司的垄断,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datanyze
目前,我国cdn企业大致分为4类:第一类,以网宿科技、蓝汛通信为代表的传统第三方cdn服务商;第二类,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第三类,以网心科技、云帆加速为代表的新兴cdn企业;第四类,三大运营商的cdn服务。
第一类企业强在中立性、专业性,以第三方服务商自居,能够根据客户实际加速需求给出定制型的服务;第二类企业,原本cdn服务属于自用,依靠其庞大生态资源,可以将价格拉低进而争取客户,同时有一套完整的云、大数据等服务可供客户配套使用;第三类企业也呈现出了异军突起之势。例如,网心科技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和h.265等创新技术大幅降低了cdn成本,价格公开透明。第四类企业,其自建cdn主要为本网用户及自有业务提供加速服务,目的在于缓解骨干网的传输压力和优化疏导端到端的流量、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目前商用相对较少。
对于cdn客户来说,cdn服务商的节点数量及带宽是判断其能力的核心要素,节点越多、带宽越大,那么访问的速度就越快,另外cdn的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边对国内主要的几家cdn服务商的主要信息进行对比:
注:数据来自各cdn服务商官网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自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厂商自建cdn商用以来,其网络规模已经超越了传统cdn服务商,同时在价格方面也有较大优惠,使得传统cdn服务商持续承压,但传统cdn服务商凭借多年的网络服务经验,以专业性、个性化服务来维持市场份额。
可见目前国内cdn市场一片繁荣,呈现出了三足鼎立之势,但cdn业务是需要提供持续性经营和服务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能力,没有一定年限的运营经验,是很难实现良性运转的,这也是cdn行业的经营门槛所在。同时运营牌照的限制,也把一些小规模的、不规范的服务商排除在市场之外。将来cdn这块市场,必将是几大有实力的寡头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