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由职业:传说中的“躺着也能挣钱”其实不并简单

“躺着也能挣钱”、“年薪五十万一年住遍全球五星级酒店”、“最有吸引力的职业”……这些吸引眼球的标题往往出现在同一个行业的招聘中——酒店体验师。
在这个顾客为王、服务至上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所以各种体验师应运而生:酒店体验师、餐厅体验师、旅行体验师……似乎在普通大众眼中,这份工作的另外一种解释就是“白吃白喝白玩”,再也没有比这更爽的职业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在这份新兴职业的背后是否如我们想象的一般轻松自如、光鲜亮丽呢?
酒店体验师并不那么好当
虽然说酒店体验师一般也要接受调查机构或者酒店、旅行社的聘用。但他们一定程度上依然可以称之为自由职业者。因为这个项目是有时效性的,短则可能是一两家酒店,多则可能是一年。项目结束、人款两清,酒店体验师就需要寻找自己下一个项目。
那么是否酒店体验师就真的是“吃吃睡睡”那么简单呢?其实不然。在这个职业兴起之初,可能酒店往往会聘用一些常年出差、住过各种酒店、对酒店要求严苛的常客来作为酒店体验师。因为这些人身上往往具备追求品质、注重细节、认真负责的特质。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入住体验系统全面的向雇佣者提供自己的试住报告。
随着,这个行业的逐渐完善,有人开始专门从事酒店体验师,也开始为酒店体验师这份工作制订了具体的流程。他们一般要有很好的拍照技术,同时对于探索酒店有着异乎常人的敏锐性和热情。
试想以下,一个人如果住酒店就仅仅是呆在房间中睡觉,他是很难感受到酒店全面的服务的。一个酒店的服务包罗万象,作为一个提前替顾客试睡评价的人,必须从方方面面进行了解。
进入门口是否有行李员主动帮忙搬行李、入住登记时前台服务是否热情专业、酒店餐饮是否合乎标准、房间内部硬件是否完善、打电话咨询客服是否回答及时、酒店清洁是否到位……太多的问题需要酒店体验师去探索,在这个行业,每一个酒店体验师都要变成“豌豆公主”,不能允许任何一种瑕疵。
严谨认真、追求生活品质这是酒店体验师的必备职业素养,同时酒店体验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媒体运营能力。因为大多酒店体验师受雇于酒店,某种程度上他的体验需要通过自媒体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进而起到宣传酒店的作用。所以写作,拍照,运营微信、微博和博客等社交媒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体验是过程,宣传是目的。对于酒店体验师而言,他们看似自由的职业生涯中实际上有两位boss,一位是雇佣者,一位就是实际住客。因为归根到底你的体验结果将反馈给住客,让住客通过你的入住体验、直观报告来判断这家酒店是否可住、是否符合他的期待。
所以,这份职业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豌豆公主”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高贵和挑剔才发现了层层锦被之下的“豌豆”;这是童话故事,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酒店体验师的天赋:唯有真的对酒店充满热爱、对于酒店文化和服务有着特殊见解的人才能在这份职业中找到自我价值。
如果只是为了玩一场,省点钱,你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酒店体验师。职业源于热爱。感受酒店文化 让热爱成为前进动力
每一个酒店都有其不同的魅力和个性。这要求酒店体验师从踏入酒店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张开自己敏锐的细胞,用心感受酒店的这一切。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酒店的服务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细节。而这些细节就体现在酒店的每一项服务环节中。大堂、前台、电梯、客房、餐厅、健身房……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成为你探索的关键,没有主次之分。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你必须早早在自己的心里树立一把很高的标尺。因为唯有你用最高的期许来审视一座酒店,当你满意了,顾客才能满意。如果你也是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地看一遍,你的体验就变得毫无价值。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酒店体验师也是一种吹毛求疵、极度苛刻的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近乎变态”地去批判酒店。在审视的过程中你同时也要善于发现酒店的魅力所在。因为归根究底,对于大部分酒店体验师而言,入住酒店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酒店的服务,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酒店。
这就跟教育小朋友成长的家长一样,批评和鼓励应该是同在的。我们既要对“孩子”抱着高要求、高期许,也必须去发现“孩子”的可贵之处。对于酒店体验师而言,酒店就是他们的“孩子”。
其实在体验酒店的过程中,只要你善于发现、充满热情,你会发现探索酒店文化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中国酒店的水墨风采、美式酒店的简洁现代、欧洲酒店的厚重优雅、东南亚酒店的热带风情……每一个地方的酒店都收到地域和文化的影响,有着都属它们的独特魅力。
从这种意义上,酒店或许又从“孩子”变成了爱人;你和它的这场相遇更像是一场相亲,去走进它、了解它、相互磨合并且相爱。
只要你想为一份职业建立意义,那么意义就在那里。倘如你想要对酒店包含热爱,酒店就会向你释放魅力。倘如你想成为一个充满幸福感的酒店体验师,就请爱上你自己的这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