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搬迁势在必行,克服困难是第一关!

为了更好的规范化工企业的发展,以及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提出了讲化工企业办理人口密集居住地的政策,此政策一出,对于我们这些老百姓当然是好事,至少生活环境安全了,污染也相对的减少了。而对于化工企业则是一场改造的成长之旅。一是更全面的检查了企业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搬迁到化工园区更大程度的获得国家的支持,能够专心发展企业。
近年来,部分省市政府陆陆续续公开了化工企业搬迁的意愿,河南、河北、天津等诸多化工企业渐渐启动搬迁计划,一些新颁的政策法规也有推动企业搬出城区的趋势。然而,搬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牵涉着资金问题、人员安置问题、政策问题等方方面面。
比如山东、陕西、江苏这三个化工大省就面临着各自的问题。
山东:解决搬迁资金问题
3月22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山东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山东当地负责人表示,搬迁工作最大难点是企业融资难。为确保搬迁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山东将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加强财税政策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等,为山东省实现本质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据初步统计,山东涉化搬迁所需总费用约1219亿元,涉及34.4万人,用地需求4.9万亩,搬迁压力很大。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配套的资金、土地、金融和职工安置等方面的政策,山东缺乏参照标准,导致搬迁工作困难较多、推进缓慢。
在资金筹措渠道方面,山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并引导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时将搬迁改造项目融投资需求信息在山东省融资服务网络平台发布,加强银企对接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信用记录较好、守法经营、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搬迁改造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陕西:设计产业升级方案
3月初,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攻坚行动方案》,决定从3月至12月,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攻坚行动。方案首先启动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工程。
其实,陕西危化品生产企业数量并不算多,但一些企业随着城市快速扩张,被动“步入”人口密集区,逐渐被住宅区包围。此次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主要按照《陕西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到2025年,要求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其中,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目前陕西基本确定了43家搬迁改造企业名单和31个可承载的化工园区,其中计划对29家企业就地改造,12家企业异地迁建,2家企业关闭退出。
江苏: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作为化工大省,江苏省则在今年1月就发布了《江苏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强化搬迁改造安全环保管理以及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成为重点。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项目审批、选址、安全、环保等管理措施,严禁搬迁改造企业在原址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要督促企业依法开展搬迁改造项目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后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
搬迁改造企业拆除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构筑物和防污染设施,要事先制定废弃危险化学品、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安全处置企业遗留固体废物。
化工企业搬迁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化工企业与政府、各个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将搬迁工作顺利进行,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阻碍搬迁工作;希望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扶持化工企业搬迁,使我们的家园还原绿色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