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头号问题往往不是纪律,而是缺乏有组织的常规。太多的老师忽视了在学期一开始就制定有组织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课堂常规包括日常的行为,例如,如何走进教室、如何上交作业、如何要求发言、如何申请加入和退出小组、如何进餐、如何进行消防演习等等。这个课堂常规清单也许会很长很长,因为有许多的日常课堂行为都需要常规来约束。教师可以不一次性把所有课堂常规都制定出来,但必须先确定最重要的常规,并在第一时间教给学生。当学生适应所教的课堂常规之后,再慢慢地在这个清单上增加新的常规。
在制定和执行课堂常规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向学生介绍新的常规;
2、详细告诉学生你希望他们如何练习新的常规,并亲自做出示范;
3、让学生练习新的常规;
4、继续练习,并在他们“忘记”的时候不断提醒他们;
5、对常规的练习效果,保持一致的评价标准。
规则和常规之间的区别在于,规则针对的是严重的犯错行为,而常规强调的是在执行同一件或者同一类事情时,行为方式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当学生破坏规则时你需要惩罚他们,当学生破坏常规时你只需要让他们继续练习。常规必须始终保持一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比如,你的课堂常规规定,你只要举起手来,学生必须迅速安静,那么以后要让学生安静时,你都要通过举手来提示。千万不能随意用大的声音要求学生保持安静,或者恳求、威胁他们听你的话,或者用猛敲课桌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切记,常规一旦制定,就一定要遵守到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注微信号:“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