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柯桥区“富豪村”榜单近日出炉,前梅村居然是“千年老二 ..


刚腾讯网上看到的新闻,转载过来的,不知是否属实,仅供参考。柯桥区总共330个村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已全部完成,是不是意味着村民可以按股份分红,还有麻烦前梅村的领导出来解释一下,长年稳居柯桥区老二位置,为啥一点分红都没有,是否进了某些人的腰包?对这些不是很懂,不胜赐教。说的不对的地方,轻喷^_^
以下转载内容均来自腾讯新闻http://shaoxing.house.qq.com/a/20160127/045996.htm
最新一期柯桥区“富豪村”榜单近日出炉,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上千万元的村(社、居)达到11个,比上年增加了4个。排名首位的还是一个“新面孔”——柯桥街道红建居民区,2015年村级总收入达到4315.56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为2480.01万元。
2014年度排名首位的福东社区,曾以年收入2015.03万元的数据刷新“富豪村”的纪录,成为柯桥区首个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突破2000万元的村(社、居)。不过,到了2015年,没有再续辉煌,排名跌落至第10位,经常性收入为1217.87万元。
新晋“首富”红建居民区,以前默默无闻,这是怎么回事?记者从柯桥区农办获悉,其收入主要有两项,一项是中国轻纺城市场七区停车场项目的设施奖励,有1563万元;另一项是利息收入,有2586万元。奖励收入不是每年都有的,所以不属于经常性收入范围。利息收入属于经常性收入范围,不过红建居民区的这项收入,是多年累积一次性收取。所以明后年的“首富”面孔,也许会再换一张。
另外3个新晋“富豪村”榜单的村(社、居),分别是柯岩街道梅墅村、柯岩街道独山居委会、马鞍镇镜海社区,分别排名第三、第九、第十一。其中,独山居委会2013年度曾上过富豪榜,这次又成功晋升。其他7个“富豪村”是老面孔,分别是柯桥街道的福东社区、立新社区,钱清镇的前梅村、梅东村、钱清村、清风村,柯岩街道的永进村。
与“首富”面孔频繁更替不同,钱清镇的4个村相对稳定,其中排名“富豪村”第二位的前梅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已连续数年上千万元,2015年更是达到1558万元。排名第六位的梅东村,除了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多年上千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是全区最高的,达到45969元。
据了解,柯桥区总共330个村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已全部完成。面对股东的期待,村里每一项重大决策,会更多地考虑增长性和投资回报率,决策更慎重了。受益于股份制改革的成功,柯桥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超预期。2015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76460.6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3%;全区村级集体资产83469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9%。

有没有人解释一下

这样的富村头头穷百姓的霉钱村称号不要也罢。

都是土豪村,靠租房拆迁,

清风村好像还没搞股份制吧,毎年光房租收入就在千万元居然说资不抵债股份制搞不下去,连书记都没有的村,村长一手遮天啊上个月还开车撞举报人吃的是肥头大耳啊

就是说,改没钱村吧,哈哈

其实我都不知道这钱哪来的这么多

好像还没碰到一个村的村长被表扬的,这就是现实啊,山高皇帝远,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新闻上不是说2015年浙江省都完成股份制改革了吗

应该评最贫困村才好

肯定争着上榜,国家贫困县有补贴,贫困村估计也能拿补贴,只吃不吐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