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李佳琦”又火了!直播带货,别把粉丝当韭菜

回望2019年的商业百态,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波澜起伏,创业风口渐息,行业巨头止战,创投圈稍显沉寂,有人蛰伏多年忽然之间攀上高峰,有人在寒冬中摸索转型门路。毫无疑问,2019年的跌宕起伏让创业者们倍感煎熬。文中提到奥利给直播天生有着强韧的生命力,经过风吹雨打也能化茧成蝶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纵观行业变局,生鲜电商、小程序、电子烟等小风口逐渐趋于平静,反观零售业的直播带货、红经济等几大关键词风头正盛。
从2018年开始,红经济无疑成为了当下互联电商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伴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一支话筒、一个摄像头、一台电脑就能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在李佳琪、薇娅等红主播的带动下,直播带货彻底“出圈”了。
不管是红,还是明星都在直播间拼尽全力疯狂推销,几个小时都不带喘,而围观群众魔怔似的疯狂买买买。去年双11期间超过50%的商家通过直播形式卖货,当天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近200亿元各种惊人的销售数据刺激着品牌商的神经,似乎搭上了直播带货这条线,就坐等销售额的直线上升。
此外,a股也掀起了“李佳琪们”,红经济概念成为市场爆款。
2020年a股喜迎“开门红”,红经济概念股龙头星期六开盘不久,再度吃下一字涨停板。
当日红经济概念股全线爆发,25只成分股全线飘红,板块大涨615%,主力净流入额为1611亿元,总市值达3982亿元。在5g和直播电商双重催化的作用下,红经济成为机构争抢的热门题材。
副县长“吃播”卖扒鸡!
直播带货在成为商家营销新利器的同时,也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许多政府部门、职能机关为了迎合老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借着直播的风口为公众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据新京报报道,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有几十位贫困县的县长们集体扎堆玩起了直播,卖起了县域特产的农产品。
江西乐安,副县长杜国辉直播为家乡卖农产品,10分钟成交了一千多单;山东济南商河县副县长王帅带货短视频,“李佳琦式”的推销,卖出2万多只鸡;商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晓东上推销商河年货,创下了“10秒卖出100个瓜”“1小时销售额突破20万”的销售记录他们没有红和明星的精致妆容,没有多么高明的销售技巧,友们照样买账,甚至称其为“最强带货主播”。
县长直播带货的火热也佐证了直播带货已成为当下的风口。然而,繁荣景象背后,也夹杂些不和谐因素。参差不齐的红产品也逐渐暴露出“销量奇迹”背后的行业乱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带货圈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避免不了翻车事故,虚假宣传、刷单、假货你买得放心吗?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有着“口红一哥”称号的李佳琦也在直播中翻车了,直播卖不粘锅,现场粘锅
除了产品本身质量问题,“祸出口出”这一问题也出现在红直播带货中。某淘宝女主播在介绍产品时因为更换明星代言人等言论引起粉丝群体不满。更有甚者,那些宣传拥有上百万粉丝的带货红,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根本卖不动,坑了消费者坑了商家。不仅顶级红直播 “翻车”,明星在直播间带货也会引发争议。
升级版的电视购物?
频出的翻车事故,将“红带货”置于聚光灯之下。不少人发现,花样百出的“红带货”有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与20年前同样火爆的电视购物没什么区别。
其实不然,追溯消费行业,一次又一次的商业变革在酝酿着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博弈中隐藏着消费浪潮的未来命运。
“观众朋友,观众朋友,这款手机,原价1998,现在只要998, 只要998”、“你还在等什么,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主持人几句煽动性的广告词,夸张的表情,再配合中不断响起的铃声,这便是我们熟悉的早期电视购物营销。有友调侃道,没在深夜被侯总咆哮式的广告词轰炸过,不足以谈人生。
来源:络
上世纪90年代,电视购物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觑,“前期铺垫-产品露出-价格体系-最后冲击”的直观展示模式很容易勾起中老年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强大的营收能力支撑起多家上市。
花无百日红,曾经的电视购物早已风光不再,江河日下。尤其是随着互联的发展,红取代了主持人的角色,直播平台成为了卖货最主要的阵地。
由于“oh my god”、“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天呐,也太好看了吧,买起来啊”重复洗脑叫卖式、魔性式呐喊与电视购物主持人如出一辙,导致不少人认为电视购物并没有离开消费生活圈,只是从电视转移到了直播上。
但从媒介平台、用户互动、真人体验、产品优惠力度等维度来说,相比较传统电视购物,红直播带货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巴掌大的屏幕蕴藏着无法预测的能力,成为了消费者们购买产品的重要渠道,改变了电商各个环节利润分配和话语权,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光大证券表示,直播电商不仅仅是替代了传统货架式电商,也不是历史上电视购物简单的升级版本,而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提升了消费者与品牌商之间的链接效率。
如今,红直播成为电商平台销售的“标配”,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将直播纳入重点规划,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成为直播的主要玩家。随便打开一个电商平台首页或者店家首页,不少产品、品牌都会显示“直播中”。
来源:手机淘宝截图
不是“法外之地”
针对红带货乱象,人民日报日前也发文称,红产品的真假优劣,正在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红带货的套路,也在被用户和监管平台逐渐摸清;红的品牌形象,在经历流量变现的冲洗后越来越露出真实面目。一旦缺乏敬畏,红与黑仅有一步之遥。
有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去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食品药品上严加监管,通知声明在2019年6月至11月联合开展2019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剑行动),严厉打击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药劣药,并严格海外代购行为监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紧急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双11”期间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节目和广告节目管理的通知》)。
保质保量不能只靠自觉,流量也不是商品销量的保证书,行业健康发展、标准制定少不了国家的监管。没有合理的监管机制,虚假宣传等问题如同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红们也应该秉承着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自查,加强选品质量的管控,拒绝为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代言推销。
要知道,直播带货归根结底是通过流量变现的,当粉丝因为你推荐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感觉到自己的信任被辜负的时候,请问,还有流量可言吗?总而言之,实体经济也好,直播电商也罢,违背市场法则,靠坑人赚取“黑心钱”注定不会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