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流动摊档 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学校门口
每当上学、放学期间
除了接送孩子的家长们
还有一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每天都会摸着“黄金时间”
骑着三轮车
带着一些油炸、烧烤等食物
来到校门口吆喝贩卖
这个群体被叫做“流动摊贩”
因为所卖食物口味鲜辣刺激
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但多数家长觉得
这些小吃来源不明、卫生堪忧
可能会给孩子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迫切希望政府加强管理
校园流动摊档在经过清理后
很容易“春风吹又生”
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毋庸置疑的是
噪音扰民
给学生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影响城市形象等
确实也是流动摊档带来的社会问题
在梅州各大学校门口
到处都能见到这样的小摊贩们
流动摊档(李玉娇摄)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美华小学、梅江区实验幼儿园、曾宪梓中学多家中小学校发现,每到放学时间均有各类销售食品的流动摊档出现。虽然近期城区学校门口都有辅警等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比起以前流动摊贩数量少了,但就像城市“牛皮癣”一样,始终屡禁不绝。
24日下午,在美华小学门口,记者发现,下午四时左右陆续有摊贩骑着载有大锅、肉丸、一串串蔬菜、海带等自制食品的自行车前来。这些流动摊贩所售的食物多数没有遮挡直接裸露在外,车辆经过扬起的灰尘都粘附在上面,卫生状况堪忧。这些摊贩销售的食品无人监督管理,当天卖不完如何处理根本无从知道。
关于街边流动摊贩卖的这些吃的
食品安全实在是得不到保证
看看网上的这些报道
除了食品安全的问题
人身安全也存在隐患
这些“三无”小吃来源不明
可能会给孩子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而且经常堵塞交通影响道路畅通
而这一问题
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九三学社梅州市委会
在今年初提出提案建议
一是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流动摊贩饮食摊点进行集中整治。
二是统筹规划经营场所,按照既方便群众,又相对集中原则,规划场地,归行化市,优化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划出固定位置定时提供经营许可,并定期对小学校周边食品流动摊点从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严控传染源;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一律取缔。
三是建立形成一套学校周边食品流动摊点监管的长效机制,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对校园周边整治常抓不懈,避免类似问题年年提,年年都是老样子的状况。
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明白不去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环境不洁经营场所用餐,不买三无食品和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的重要性,去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餐饮店就餐,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面对城区校门口流动摊贩屡禁不绝的情况
和政协委员的建议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城监支队已把
校园周边流动商贩乱摆卖管理
列入市容日常管理范围
一是加强日常校园周边流动摊贩巡查管理。实行错时工作制度,分早、晚班和日班二个工作班组进行执法巡查,在上、下课高峰期安排人员守点管理;
二是定期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市容整治,通过部门合力,多方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三是与学校沟通联系,建议校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自觉抵制购买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的食品,保障自身安全。
今年,城监支队在市容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中,共教育、遣散、纠正学校周边流动摊贩2100多宗次,暂扣摆卖工具一批。梅州城区有学校40多间,虽然加强管理后收到较好效果,但由于流动摊贩流动性、随意性较强,又有消费市场,未能完全杜绝这一现象。下一步,该局将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管理力度,同时积极组织辖区政府、食药监、工商,开展市容环境联合整治。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