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思维的三种模式

思维模式
策划活动,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策划思维系统,不仅需要思维深度、广度、高度,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广泛地涉及了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立体思维。思维的三种重要形式: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立体思维。
那什么是逻辑思维,它有三个特点,即讲究准确性、严密性、条理性。
逻辑思维故事: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盆浴时发现水面上升与他身体侵入部分体积之间的内隐关系,固然是由直觉思维而产生的顿悟,但是这种顿悟并非凭空而来。这是因为阿基米德事先通过逻辑分析、推理知道,如果是纯金的皇冠,由于其密度已知,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其重量很容易计算出来,在与皇冠的实际重量相比较,即可确定皇冠是否用纯金制成。
换句话说,只要能测量出其体积就能计算其重量,也就能据此判断是否掺有杂质,于是问题的关键就转化为如何测量皇冠的不规则体积。
故事的启示:
正是在逻辑思维结论指引下,阿基米德才能把自己的直觉思维的焦点指向与皇冠体积测量相关联的事物,才有可能在盆浴过程中顿悟。而在此之前,尽管阿基米德也曾在千百次盆浴中看到过同样的现象,却从未能发生类似的顿悟,就是由于缺乏上述逻辑思维指引的缘故。
非逻辑思维故事:
生物学家格瓦列夫
一次俄国生物学教授格瓦列夫正在上课。
忽然,有个学生故意捣乱,学起了公鸡的啼叫。
顿时,教室中哄堂大笑。
可科瓦列夫教授却不动声色地看了一下自己的怀表,说道:
我的这只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经是凌晨了。不过,同学们请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能动物的本能。
课堂顿时响起了一片喝彩。
学生在上课时学公鸡的啼叫,本意是想捣乱,一般教师碰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勃然大怒,将捣乱学生教训一通。由于学生的逆反心理较重,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格瓦列夫擅长思维变通,从生物学的角度“公鸡啼叫”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巧妙地对捣乱者做了批评,不能不令学生们心服口服。
立体思维的故事:
爱因斯坦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很喜欢在工作之余与儿子一起嬉戏。
有一天儿子忽然问他:爸爸,你是不是很聪明?
爱因斯坦很奇怪,便反问儿子:你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说:我们老师说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只有你发现了相对论。我想如果你不是比其他人更聪明的话,为什么别人没有发现相对论呢?
爱因斯坦听后微笑着说:不是我比其他人更聪明,只是我与其他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就是像一只甲虫在一个篮球上爬行,由于它看到的世界是平的,这样它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是在一个有限的球体上爬行,它还以为是在征服一个无限的世界呢!如果这时飞来一只蜜蜂,它一眼就会看出甲虫是在一个有限的球体上爬行,因为蜜蜂的视觉是立体的,这对它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你爸爸就是那只蜜蜂,所以我发现了相对论。
故事启示:
爱因斯坦之所以发现了相对论,是因为他看问题的思维视角与众不同。当爱因斯坦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时,相对而言就比那些处于微观层面思考的人层次要高,因此,爱因斯坦是一个立体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