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pcam)与西洋参(p l)均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根。临床药用主要是益气扶正,滋补强壮。人参在我国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西洋参在我国的应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对西洋参的研究远远不如人参,许多人在使用人参和西洋参时,不能对症择药。随着对西洋参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西洋参与人参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在药用时也有差异。美洲人参相对中国人参而言,称其为“西洋参”,简称“西洋参”。西洋参在民间流传的别名有上百种之多,常见的有以下这些称谓:洋参、西参、花旗参、西洋参。
1 化学成分差异
人参与西洋参均为同科同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分别有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糖类、微量元素等,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有人参皂苷-r 0 、—r 1 、—r 2 、—r、—r、—r、—r 1 、—r 2 、—r 3 、—r,二者在皂苷总量和—r 1 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余大致相同,见表1。
表1 人参与西洋参皂苷含量的差别(略)
从表1可以看出,西洋参与人参的皂苷总量相差2倍多,而西洋参所含的r 1 远远高于人参所含r,这一显著差别必然致人参与西洋参的药用差异,另外西洋参中含有一定量奥克梯隆醇型假人参皂苷(p-)24(r)-f11和人参皂苷-rao,在人参中尚未发现。据报道,人参中—r 2 、—r、—r 1 均高于西洋参,有研究证明其与兴奋中枢神经、强壮、抗疲劳作用有关。人参、西洋4参所含的微量元素中,铁、铜、锌、钴、锶、锰含量相近,但西洋参含铷较低,含铝较高。
2 药用差异
人参、西洋参均为补气扶正之药,由于在化学成分上有着差异,故在临床药用上也有着一定差异。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能大补元气,补益脾肺,固脱,生津,安神益智。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性心电变化及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口服人参后可使血压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增加,人参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能提高人体工作能力,减少疲劳。药用特点为益气固脱、大补元气,对于元气虚极、体虚欲脱的危重病人应尽快大剂量使用人参,从速挽救元气欲脱生命。如重度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出血性休克、急性肾炎等,可用人参15~30浓煎分服。但如果是实证、热证、体盛不虚者,则不宜用人参。西洋参有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改善梗死时的血液高凝状态作用。西洋参对血压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尤其以降低舒张压为明显。因此,西洋参补气的作用和人参比较相对较弱,这和临床上挽救虚脱,大补元气用人参而不用西洋参是相符合的。西洋参的药用特点是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主要用于气阴两伤、肺气虚、肺阴虚、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3 结语
笔者主要从人参与西洋参所含人参皂苷数量、种类、含量以及药用特点的差异进行了浅探,由于人参与西洋参所含人参皂苷的不同而决定了二者在药用时人参主要是补气固脱,西洋参则是补阴生津。这不仅能够为正确择药提供指导,而且为深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对中药的开发研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选人参就来中国人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