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用户敏感信息加密后 即使你能进去偷数据但是你读不懂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十所所长卿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空间里面的一些危险没有解决的话,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同时,网络安全又是比较复杂的新生事物,如果我们没有前瞻性的眼光去应对里面的风险,它给我们将来带来的危害可能是灾难性的。”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十所所长卿昱
军民融合、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
卿昱表示:“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核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网络安全环境。这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两个方向。”
卿昱告诉记者,三十所最早从事的是密码研究,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网安后,中国网安也一直致力于保护国家安全、企业安全和公众安全。“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安全、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物联网的安全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技术等,目的就是希望能解决新兴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确保数字经济的社会能够健康、平稳的运行。”
卿昱表示,在军民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政策制度需要遵循。同时,网信领域的军民融合,也是顺应网络安全新兴技术发展趋势的,“因为这些新兴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国家安全、国防安全,也可以应用于企业安全以及个人的安全,这些技术本身可以是共享共用的。”
“中兴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科技公司意识到,我们在这方面和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信息技术有一些‘命门’,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卿昱表示,在网络安全技术上,我们的信息基础还是不够强健的,比如说操作系统、cpu等还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国外的产品,“目前,国家也在积极发展‘自主可控’的软件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自主可控’的技术研发,使得自身信息技术的基础更加坚实,为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安全、更可靠的环境。”
全民密码时代开启,用密码给数据“上锁”
“可能大家觉得密码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很近。”卿昱表示,以一次微信支付为例,一次支付要完成20多次信息传递,密码几乎百分之百参与了信息处理过程。现在,进入全民密码时代,它不仅仅服务于党、政、军,也广泛服务于商用和服务领域,一系列的量子加密、dna加密、网络加密等等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
在全民密码时代,网络安全在迎接重大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卿昱表示,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带来了巨大市场需要,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数据隐私保护需求旺盛,也使得密码成为人民的“刚需”。
针对企业大规模泄露个人信息的事件,卿昱表示:“如果我们的企业事先对用户的敏感信息进行‘脱敏’,或者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即使是遭遇了大面积的数据泄露,造成的影响也不会非常恶劣。就是说,你也许能进来并拿走数据,但是你读不懂。”
因此,卿昱认为,全民密码时代需要构建一个密码管理的体系和统一信任的体系,为密码的普适性提供最基础的核心支撑。同时,全民密码时代也要打通密码和电力、通信、交通、金融等行业接口,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郑鑫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编辑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