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机床到2020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目标为10万台

 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立两大政策导向,并提出“到2020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目标为10万台”后,我国工业机器人迅速发展,2015年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40%,预计到
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超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教育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截至2016年末国内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到3393家,其中山东省聚集了241家机器人厂商,
仅次于广东、江苏、上海、浙江,是竞争较为激烈的区域。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成为了高频词汇。而之后山东也颁布了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多个指导性文件,其中以智能制造、自动化、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则成为了重点培育的目标。
在《山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7-2022年)》中提出“到2022年万人机器人数量达到200台以上”,这意味着届时山东省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200万台,而目前全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仅为36万台,
巨大的缺口是吸引众多机器人企业到山东的重要因素。
2017年7月,由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占地20000余平的大型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邹城正式竣工投产,该基地集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组装、测试、售
后与集成于一体,是目前山东省规模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投产后年产能提高到2000台以上。
真正的机器人应该是机器+人工智能,并且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相结合,能够记忆储存数据,甚至能够自我学。而要让机器向机器人转变,就需要实现其与新信息技术相结合。
要实现互联网和制造业的对接,首先要进行的便是制造业企业上云。目前,山东已经开始推动企业上云进程。在10月份的启动大会上,除了华为、三大运营商的代表上台宣讲,山东浪潮、山东工业
广泛应用,打破了外国机床系统对我国的钳制。2017年,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研究上又获突破。12月22日,由华中数控牵头承担的高档数控机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中标准型数控系统和专用数控系统
开发及规模化推广应用”课题通过验收,意味着我国在数控系统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政策导向 助力机床发展
工信部在2017年年初发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依托国家示范基地,发挥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在内的十大领域在“四基”领域的重要作用。除此以外,多地也
对机床发展提出明确规划。北京发布《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推动系统集
成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产业化应用;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开展全省机床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水平研究 ,提出机床标准化建议;河南安阳印发《安阳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
上海泰里佳机床是一家专业的机床设备制造商,产品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市场为主。主要生产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高
速雕铣机,数控攻牙机,电加工等机床设备,深受客户一致好评。泰里佳公司秉承“满足客户的需求,超越客户的期望, 帮助客户
发展生意”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客户一起实现共赢。
泰里佳官网:www.ainbest.com
越禾国际官网:www.yuehejixie.com

越禾(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582127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