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货运,滴滴与“货运滴滴”刚正面?

相比于货运版滴滴进入物流领域的时间,滴滴货运的入局时间要比其名头晚的多。滴滴模式在物流领域已经经历了模式验证与野蛮生长期,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有着较难攻破的壁垒,此时滴滴入局是最佳时机吗?从这之后,越来越多人发现上海物流的价值所在,从而影响很多人的选择。
剑指城配市场
在滴滴货运正式发布司机招募消息之前,滴滴入局货运的猜想就已有苗头性的事件发生。今年月,滴滴宣布在上海深圳重庆等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月日,滴滴又分别斥资上亿元成立天津快桔安运货运有限公司北京快桔安运科技有限公司。
从滴滴最近推出的业务来看,其跑腿业务也并非没有先兆。早在年月,美团入局打车领域时,滴滴也有着象征性的反击,在无锡等地推出外卖业务。
如今,受一季度的疫情影响,出行领域的惨淡与即时配送领域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从公开数据来看,即时配送平台订单量在此期间都普遍获得了倍的增长,这或许是滴滴重操旧业的一次机会。
对于此次推出的滴滴货运,从其当前开放的车型小面中面小平板中平板.米货车来看,也是剑指同城配送市场。
据运联智库了解,无论是跑腿业务还是滴滴货运,其背后的孵化团队均为滴滴代驾事业部。若滴滴以此来寻找与物流行业的交集的话,我们也可以从中提炼出几个关键词:短途即时性需求撮合。
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即时配送领域的头部玩家美团配送与蜂鸟配送,二者占据了 %以上的市场份额,并正呈现出马太效应,开始走向开放,向外卖之外的其他场景覆盖;而同城货运领域的头部玩家货拉拉和快狗打车,也是占据了%左右的市场份额。如此看来,留给新玩家的市场十分有限。
对于此次滴滴入局的货运领域,此前,运联研究院也有过相关分析。目前从短途的城配(货拉拉快狗打车)与长途的省际(满帮福佑)跑出来的头部企业,可以说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一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但城配和长途之间的城际市场依然处于空白,中短途运输将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场争夺点。
目前,中短途领域的代表玩家是省省回头车,此外货拉拉也正试水中短途运输。滴滴一只脚跨进物流领域,带来的看点是,其是否会直接与头部刚正面?从时间节点与市场容量上来看,这一市场缺口能否给滴滴机会?
不变的依然是烧钱布网
货运版滴滴集中入局的年份集中于年前后,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
此前,运联采访柚子投资合伙人彭程时,他曾表示:物流是在oo大潮下,一个碰巧被资本‘扫出来的行业。其实大家关心的不是物流,而是oo。
所有的行业几乎都被资本‘扫了一遍,‘扫出来的最成功的两家公司,一个叫美团,另一个叫滴滴。货运版滴滴的叫法便是由此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货运版滴滴无论是创业者商业模式还是具体打法,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
这一时期,大多数创业者都是从互联网领域跨界而来的,早期的打法也带有鲜明的资本驱动的特征。同城货运领域的头部企业货拉拉与快狗打车,都是用数亿美元烧出来的网络。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截至年月,货拉拉业务范围已覆盖座中国大陆城市,同时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运营,并在东南亚印度南美洲开通了座城市;平台月活司机万,月活用户达万。快狗打车也已覆盖全国个城市,包括新加坡南韩印度越南等海外市场。
整个过程中,头部企业都构建起覆盖全国甚至渗透到海外市场的网络;而相比于网络规模的扩张,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依然是烧钱大战。
与以往的网约车大战团购大战共享单车大战一样,都是互联网的惯用打法。身处商业模式趋同的时代,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便是花钱买规模买时间。
如今,经历过多次市场教育的司机群体们已经谙熟互联网平台的打法,以至于滴滴货运出现时,外界都预测滴滴会以补贴开路,然后割韭菜的方式打开市场,而广大司机们也已经做好了薅羊毛的准备。
验证商业模式
目前来看,同城货运的头部企业,都还带有明显的c端属性。根据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搬家小商户拉货的场景占据了同城货运市场%左右的需求场景,其中仅搬家一项就占据%的比例。
从用户需求来看,与滴滴的c端属性具有一定的用户重合度。因此,滴滴这一超级流量入口下,具有一定的转化可能。
从运营来看,c端属性同城业务的圈定,使得滴滴在计价调度线路规划等方面有着固有的优势。正如此前快狗打车品牌更名时发布的广告语所说的,生活中有两种打车,一种拉人,一种拉货。这种c端属性意味着,从场景去推演运营策略的话,滴滴天然具备一定的技术成熟度。
从业务渗透度来看,目前货拉拉快狗打车也尝试向b端业务渗透;而滴滴原有的青桔单车业务,其城市内的铺设调度和维修也能为滴滴向b服务拓展带来一定的业务基础。
从商业模式来看,对于过去从车货匹配领域死里逃生出来的玩家,相信滴滴也已经目睹过他们踩过的坑。尤其是在滴滴与满帮拥有统一投资人背景的情况下,滴滴所能构建的产业生态,可以从目前满帮所做的事情中窥见一斑。
目前来看,滴滴货运这一实验性业务首先在杭州成都等地展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或有意避开货拉拉华南快狗打车华北的正面战场。短期来看,滴滴货运起网前期的用户认知度补贴力度货量规模,仍是关键。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运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