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点时间 , 找点空闲 , 跟朋友们 , 扯扯次新的蛋 。 长话短说 , 次新现在成了大家眼中的屎儿 , 哀声一片 , 其实 , 无论哪个版块 , 都有真金白银 , 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 能不能坚持 , 能不能慧眼识金 。 好了 , 上蛋 。 一 、 跌的不要太惨 。 从11月中旬开始 , 次新股指数开启下跌模式 , 在此期间次新股指数最高跌幅达到21.19% , 大幅跑输其它指数 。
其中在12月4日的大跌中 , 次新股指数跌幅尤其惨烈 , 指数下跌7.99% , 创 8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 自2016 年 11月29日以来上市的474只次新股中 , 跌停64只 , 跌幅在5%以上的次新股262只 , 占比55.27% 。
二 、 妈妈不疼舅舅不爱 。 关于次新股的下跌 , 主要是三方面:一是高送转受到监管限制 。 已有高送转均遭到监管问询 , 主要关注高送转是否配合股东减持 , 送转方案是否与实际经营规模和业绩相匹配的情况 。 华立股份收到询问后将送转方案由 10 转 10 调整为 10 转 4 。 没有受到监管询问的荣晟环保则是周五发公告公布实控人提议送转 10 转 21 , 周日自觉公告将方案变更为 10 送 4 。 高送转相关个股的监管引发市场情绪震动 。 次新股作为高送转的主力军 , 监管因素影响破颇大 。 二是随着公募基金年底考核期临近 , 资金存在了结获利锁定收益的需求 。 次新股板块估值较高 , 板块自身特点与资金年底追求稳健的避险需求相悖 , 于是成为资金流出的重灾区 。 三是上市次新股的估值偏高也是原因之一 , 在监管层面打击炒新 、 炒小 、 炒差 , 引导价值投资的的预期之下 。 次新股的高估值很难得到长线资金的认可 , 大起大落实难幸免 。 从估值来看 , 次新股动态pe居高不下 。
三 、 不是王八蛋是金丹 。 次新股有如此多的利空 , 是不是意味着次新就没有机会了呢?我才不这么看呢 , 去伪存真挖掘真正具备持续成长性的次新股股 , 长期布局才是未来次新的真正方向 , 甚至是超额收益的方向 。 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 , 筛选出未来成长标的 , 一是符合政策支持的行业 , 二是行业细分龙头 。
(一)政策支持的奶要喝 。 政策驱动的成长行业不计其数 , 近的有半导体 、 新能源车 , 远的有光伏 、 风能等等!产业想要做大做强 , 政策的支持力度是关键 。 所以政策支持是产业崛起的前提条件 。 只有最具有成长的行业才能诞生最具成长的个股 。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政策 。 而作为推动产业的措施之一 , 上市融资成为重要融资渠道 , 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直接融资比例的 前提之下 , 大量公司上市 , 而在这些公司中有很多是符合国家政策 支持的产业 。 从国务院公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来看 , 未来五年加快发展壮大网络经济 、 高端制造 、 生物经济 、 绿色低碳和数字创意等五大领域 , 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跨越 。 细分下来五个方向分别是 。
战略新兴产业目标是在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 , 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 如果按照gdp十三五6%的年度增速预期 , 战略新兴产业在“十三五”期间需要实现每年20%的复合增长 , 才能实现“十三五”的规划目标(对应五年150%的增长 , 达到15%的的gdp 。 对应的市场空间广阔 。
符合相关政策支持的网络产业 , 包括通讯 、 半导体 、 物联网 、 大数据 、 云计算 、 人工智能等 , 而这些产业当中包括的个股也很多 , 除了符合产业政策之外 , 还需要通过财务数据进行筛选 , 剔除净利润增长为负 , 净资产收益率小于5% , 所有个股如下 。
高端制造作为产业升级的方向未来也是会向着 , 智能化 、 新材料等行业倾斜 。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 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 , 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 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 , 塑造中国制造新形象 , 带动制造业水平全面提升 。
基因工程主要方向是 , 加快基因测序 、 细胞规模化培养 、 靶向和长效释药 、 绿色智能生产等技术研发应用 , 支撑产业高端发展 。 开发新型抗体和疫苗 、 基因治疗 、 细胞治疗等生物制品和制剂 , 推动化学药物创新和高端制剂开发 , 加速特色创新中药研发 , 实现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原始创新 。
(二)细分行业龙头机会更多 。 今年以来大小盘分化严重 , 供给侧改革等因素促使行业资源和话语权向头部公司倾斜 , 行业龙头个股受到资金青睐 。 次新股往往被视为与龙头板块相对立的板块 , 但是次新股中不乏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中细分龙头公司 。 部分细分行业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较短 , 市场对此类细分领域的公司或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 , 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定价方式 。 这些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 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 , 价值得到肯定 。 挑选出在所在细分行业处于龙头地位 , 或属于细分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的个股 。
客观来说 , 虽然近期次新股有所反弹 , 但是反弹完后次新股板块尚不具备持续性上涨的条件 , 不如把目光放长远 , 把眼睛放到细微处 , 发现那些优质的公司 , 也许收获很快就会到来。(作者: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