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曲折!海宁一公司落入精心设计骗局,30万转了出去!结果……

2018-08-26 17:12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沈虹 通讯员 陈清平 钟珊萍
今年,海宁马桥街道、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辖区相继发生企业财务人员被骗案件,都被海宁警方成功止损。8月22日,丁桥镇某公司又发生一起类似案件,这次能成功止损吗?
“老板娘”加了财务的qq
小潘是海宁市丁桥镇工业园区某公司的财务人员,刚入职没多长时间。8月22日上午9点20分左右,一个电话打到了公司办公室里,对方说要找财务人员,于是员工让小潘接了电话。
对方是一名男性:“我是你们的客户,我叫张国阳,我要你们公司开发票的资料,你加一下我的qq。”说完,对方就给了小潘一个qq号码。
小潘回到办公室,在电脑上通过自己的工作qq号加了对方,随后,小潘就把开票资料通过qq发给了对方。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昵称是“顾某某——某橡胶”的人加入了群聊。顾某某是小潘公司的老板娘,“老板娘”要加自己,自然小潘深信不疑。
“我没多想,虽然以前我和老板娘之间都是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没有彼此的qq。”小潘说。
“老板娘”在qq里询问小潘是否已经跟“国阳”联系过后,又派给小潘一个新“任务”。
“那你再联系一下乔总,我们之前谈好的客户。”“老板娘”发给了小潘一个电话号码,让小潘问一下“乔总”,如果合同没有问题就把钱打过来。
“老板娘”在qq里告诉小潘她在开会不方便,让小潘自己联系。
电话里,“乔总”告诉小潘,合同看过了,现在安排财务把钱打到公司账上。
很快,“老板娘”就通过元。
这下小潘明白了,原来“老板娘”谈成功了一笔47.6万元的生意。
“客户”要求将钱退回
然而,小潘仔细看了转账的截图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转账截图上显示对方用公司账号把钱转给了“老板娘”的私人账号,这好像不符合财务制度。于是小潘在qq上问“老板娘”:“这种公对私转账可以吗?”
“老板娘”回复,自己开完会后,会把钱转到公司账户,让小潘放心。接着,“老板娘”又让小潘问一下“乔总”:“如果合同没问题的话,就签好再发过来。”
电话里,“乔总”却告诉小潘:“我看了这个合同,觉得第二页第四项有点问题,我想和你们公司老板再面谈。”小潘马上把这个情况通过qq跟“老板娘”反映,“老板娘”回复:那就约“乔总”在周五面谈。
小潘把“老板娘”的话转告给了“乔总”。“乔总”提出要求,要把刚才转给“老板娘”的钱还回去。
没想到“老板娘”说:可以,只是她现在开会不方便,让小潘直接通过公司账户把钱转给对方。
小潘查了一下,公司账上目前只有30万。“老板娘”说:“你就先转30万元过去,剩下的等我开好会再说。”
10点31分,小潘按照“老板娘”的指令,通过网上银行直接划账30万元到了“乔总”提供的账户。
刚转账成功,小潘就接到了老板娘的电话:“你怎么转出去30万元?转给谁了?”这下小潘懵了。
原来,小潘转账后,真正的老板娘就收到一条银行的短信提醒。在跟小潘通话后,老板娘敏锐地察觉到小潘肯定是遇到诈骗了,所以提醒马上报警。
海宁警方快速反应及时止损
海宁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指令丁桥派出所出警,同时迅速启动止损机制。在海宁公安反通讯(网络)诈骗云中心立、嘉兴公安反诈骗中心联合努力下,仅仅用了5分钟就将转出去的钱冻结,挽回了公司的损失。
成功止损后,民警到这家公司详细了解情况,并再次开展反诈宣传,公司也向警方表示了感谢。
小潘经过民警细致分析后,深有感触地说:“其实从接到第一个电话开始,我就落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直到30万元钱转出去,期间其实有很多破绽,只是当时我太粗心大意了。”
警方提示,一旦发现自己被骗,一定要在最快的速度报警,以争取止损时间。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