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妈去东银苑菜市场一楼,据她说是刚进去第一家卖鱼店(老妈说卖鱼的老板瘦瘦的)买了个鱼头,好像是12元一斤(这个价格不一定对)。
老板一秤26块钱,也没说多少重量。我妈就说25好了,老板还很爽快地答应了,还乐呵呵地说下次再来。
结果老妈回家一称,足足少了四五两,如果是洗洗干净少了1两2两的也无可厚非。
我妈一算,25块钱的鱼头,被老板多黑了五六块钱,我妈那个气啊,准备领着鱼头要去跟老板理论。
作为晚辈也只能安慰她算了,又是到吃午饭的点了,我劝我妈赶紧烧起来好了,以后别去那家店就好了。
一、菜场买菜缺斤少两确实是潜规则,无论谁都遇到过,但大部分人都是嫌麻烦,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店家有恃无恐。
你如果跟他吵,有可能退钱给你,也有可能不退钱给你,因为拎回家过的东西已经说不清楚了。
你去理论,即使拿回了钱,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作为店家,他是把多收的钱还给你,他东西卖了,也没损失,无论怎样都是店家赢。
二、我记得以前府前菜场都有工商局设立的“公平秤”,不知道这些新建的菜场为什么没有安排?
三、我妈说以前有个认识的老人家去府前买菜,久了之后府前卖菜的老板都认识她。每次她去买菜,都会被多收钱,那些卖菜的老板都认准了她,不黑白不黑。哎、、、
三、工商部门能不能不定时去这些摊点买买菜,搞暗访,抓到缺斤少两的,罚他一天或者几天的收入,店家或许就没这么明目张胆了。
四、或者建立些市民监督员,有遇到缺斤少两的即使与工商部门取得联系。
五、作为晚辈,天天都是单位上班,买菜都是老人家去的。我们作为晚辈能为他们做的,也只能希望工商部门能够打击这些不良风气,让我们的家长不要买个菜还要受气,老人家高心了,我们上班才上的安心。
网友还有什么建议的,赶紧跟帖吧。
丽水市市场监管局回复
2014-03-13 17:51
您提的几点建议很有操作性,已经反馈给市场处室作参考。按照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商品或者服务的结算量值与实际量值的误差超出国家或者本省规定范围的,由计量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可以由计量主管部门或是工商部门处罚。这个东银苑的事情,我们已经通知到辖区工商所进行调查,结果会进一步通知给您。
至于公平秤,按要求是由市场举办者和经营者设置,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早上我妈去东银苑菜市场一楼,据她说是刚进去第一家卖鱼店(老妈说卖鱼的老板瘦瘦的)买了个鱼头,好像是12元一斤(这个价格不一定对)。
老板一秤26块钱,也没说多少重量。我妈就说25好了,老板还很爽快地答应了,还乐呵呵地说下次再来。
结果老妈回家一称,足足少了四五两,如果是洗洗干净少了1两2两的也无可厚非。
我妈一算,25块钱的鱼头,被老板多黑了五六块钱,我妈那个气啊,准备领着鱼头要去跟老板理论。
作为晚辈也只能安慰她算了,又是到吃午饭的点了,我劝我妈赶紧烧起来好了,以后别去那家店就好了。
一、菜场买菜缺斤少两确实是潜规则,无论谁都遇到过,但大部分人都是嫌麻烦,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店家有恃无恐。
你如果跟他吵,有可能退钱给你,也有可能不退钱给你,因为拎回家过的东西已经说不清楚了。
你去理论,即使拿回了钱,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作为店家,他是把多收的钱还给你,他东西卖了,也没损失,无论怎样都是店家赢。
二、我记得以前府前菜场都有工商局设立的“公平秤”,不知道这些新建的菜场为什么没有安排?
三、我妈说以前有个认识的老人家去府前买菜,久了之后府前卖菜的老板都认识她。每次她去买菜,都会被多收钱,那些卖菜的老板都认准了她,不黑白不黑。哎、、、
三、工商部门能不能不定时去这些摊点买买菜,搞暗访,抓到缺斤少两的,罚他一天或者几天的收入,店家或许就没这么明目张胆了。
四、或者建立些市民监督员,有遇到缺斤少两的即使与工商部门取得联系。
五、作为晚辈,天天都是单位上班,买菜都是老人家去的。我们作为晚辈能为他们做的,也只能希望工商部门能够打击这些不良风气,让我们的家长不要买个菜还要受气,老人家高心了,我们上班才上的安心。
网友还有什么建议的,赶紧跟帖吧。
不用罚款更狠,发现一次直接停业整顿一个星期,看老板还敢不,第二次两个星期,第三次一个月。
除非当时就去,不然烦死了
当场去也一样,毕竟是已经离开那家店了。
人家有理由拒绝的。
除非菜市场里有公平秤,没离开菜场的时候可以秤一下。
市场里有公平秤的,不过形容虚设
现在摊贩都很过分
市场里没有公平秤吗?
不知道,我妈说好像没有。
5楼也说了,形同虚设。
:(:(:(:o:o
人民路菜市场也一样
每个菜市场都差不多,潜规则。
就是管不管的问题。
罚款是小事,停业整顿才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