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机构国际数据报告(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设备今年装载量将达5.495亿台,同比增长26.8%,其中智能音箱和视频娱乐产品预计将占据71%的智能家居设备销量。从智能音箱到各类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生态圈”正在形成。
“现代人多元化和品质化的生活需求,推动传统家居制造业进行技术革新突破、提升产品及服务标准。智能家居为生活创造更多可能,带来产业发展的无限希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罗海勇表示。罗海勇预计,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34亿。近几年来,如阿里、华为、小米等“大牌”们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想要跻身市场前列。在这些大牌的助力下,智能家居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并不表示行业已经实现快速发展,就目前看来,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仍处于低速状态。究其根本,自是源于其痛点难消。
产品同质化严重
前几年智能家居产品单一、独立、难以互联的问题已经逐渐得到解决。随着app控制、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接口的普及和统一化,不管是系统定制的整套家居系统,还是各种品牌不同的产品,都能够在控制上得到很好的互联。但是各类智能家居产品同质化的问题还很严重。
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智能家居产品,有互联网公司,有传统家居家电企业,甚至一些芯片厂商也开始涉足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扩大的同时,品牌和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智能家居产品背后需要强大资金技术和创新力支撑的特点决定了这个产业多数的公司缺乏核心技术,功能大同小异。虽然都打着各种功能噱头,但实际体验下来,其实都差不多。
竞争激烈难出头
目前智能家居创业公司颇多,各个行业都聚集了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品牌。需求增长的同时竞争也越发激烈,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抢的赚钱的先机。但是中国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一个行业,往往是有几家巨头把持市场,下面的中小公司再去瓜分这些巨头“压榨”过的市场份额。
现在小米、阿里、百度、360、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都在涉足智能家居产品,特别是小米,其智能家居产品占公司业绩的比重甚至大有超过手机产品的趋势。而像美的、格力、联想等家电、数码的老牌企业也开始研发智能家居产品,传统家电巨头有得天独厚的经验,而像联想这样的公司在技术上更有说服力。在巨头把持市场大局的情况下,智能家居产品的创业公司虽然借着热潮也能火一把,但是优胜劣汰的激烈程度只会越来越高。
价格高不亲民
智能家居产品由于科技成分的注入,人工智能开发成本较高,好的智能家居产品比普通的家居产品要贵不少,尤其是智能家居整套定制,更是价格令很多家庭望而却步,这是制约市场对智能家居产品认同的最大因素。
研发资金的居高不下,让一些中小创业公司厂商很难有能力持续进行创新,也就更难形成规模生产。技术上的不成熟带来的是功能上的同质化和华而不实,而价格又难以得到控制。
渠道建设较为滞后
俗话说的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智能家居产业来说尤为如此,特别是中小创业公司,利用传统线下营销模式,做活动发软文烧钱搞竞价,投入高,效果下降难以评估。而线下推广又很难在全国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大部分的创业智能家居公司渠道建设严重滞后。
智能家居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管怎么说,智能家居给人们带来便利是人们所能接受的,未来经济的发展,会让更多的人群能够购买智能家居。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智能家居应用于场景化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究,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将走向全面的智能时代。
了解更多请关注卓联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