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有大学生在网上感慨:“汉语都成选修了,为什么英语还是必修?”南京媒体调查发现,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不少名校早在几年前就将语文改为选修课,而南京理工大学在将语文改选修课后,本学期该校教育实验学院又重新将语文改为必修课。
据人民大学解释,之所以取消语文必修课,是学生对这门课的热度一直不高,多次测评的综合排名都在倒数第二。在这里,学生兴趣不大固然是一个因素,但也可能缘于学生的文学修养欠缺。作为教学,本来应该缺什么补什么,岂能为了迎合一部分学生,干脆取消语文必修课?况且,从取消后学生的反响来看,很多学生似乎对学校此举并不买账。
高考降低英语分值被认为是对母语的挽救。这一看法可能有失偏颇,但社会上确实存在“重英语、轻母语”的现象。现在,降分后的英语还是必修,语文在人民大学这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最高学府”里却变成了选修课,兜了一圈,岂不是“重英语、轻母语”的另一版本?如果说大学语文在以后工作中没多大意义,那么,某些与英语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为什么非得学英语呢?
有人认为,在大学之前所学的语文就可以应付今后的工作了。但是,学习语文并不只是为了应付工作,它更是对个人人文素养的熏陶,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快节奏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更需要母语来修身养性。让语文退出必修课,不就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浮躁吗?
学习汉语的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见影,但潜移默化中,它改变着我们的素养与认知,影响着公民的素质。现在,某些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本就差强人意,一篇论文就可以把他们逼得焦头烂额,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加强学习,反而淡化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嘉兴日报
对啊,为什么英语不退出?
现在的大学就是工厂,用畸形的语言教育方式生产出大批不合格产品!
让你们学好英语姨民呢。
下一步是不是官方语言要改英语了?
解散学校么好了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不是中国人??
不知道提出这建议的人用意何在啊,中国人学语文不是必须的嘛
大学汉语不等于语文吧。
大学语文的主修的还是现代汉语吧。
这个都是哪儿和哪儿,瞎参合。
晕哦,这可怎么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