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男子九年前买了套房子 至今无法过户


金华的郑先生打来电话,说他在2008年通过金华婺城区人民法院,拍卖了一套房屋。可是,如今过去了9年,房子却至今无法过户到他名下。
郑先生拍卖的房子,位于金华市金厦花园小区。房子拍下来后,一家人于2009年入住,并于当年到房管局办理过户。但房管局告诉他,房子是经济适用房,要过五年才能过户。当时,房管局是将这套房屋预登记到郑先生夫妻名下。转眼五年时间过去了,2013年郑先生带着房管局开具的房屋预登记证,来到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使用证过户手续。但发现无法过户,说是要补交一笔23万元的土地收益金。
花18万买来的房子,怎么还需要交23万的土地收益金呢?这让郑先生一家人又吃惊又疑惑。金华国土局表示,原来,郑先生拍下的这套房子,实际上是经济适用房,用地性质是划拨土地。这种性质的房屋要想上市交易,必须要缴纳一笔土地收益金。但郑先生说,自己在拍卖前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那么,法院在拍卖前,是否知晓拍卖房屋为经济适用房,又是否对房屋的用地性质进行过查证呢?随后记者来到了当初司法拍卖房屋的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法院表示,当年经办的法官已经退休,由于事情发生的年代也比较长,他们暂时无法回复记者的问题。
不过,郑先生事后却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他买的这套房子,作为经济适用房,用地性质本来应该填写“划拨土地”。可是,房屋的土地证上,却错误地写成了“出让土地”。当初,他按照“出让土地”的性质拍下了房子,自然不存在土地收益金一说。后来,金华国土局发现了错误,于是,要求他补缴这笔钱,二十多万的土地收益金就这样摆在郑先生的面前。
记者随后来到金华市国土资源局了解情况。据了解,2006年金华市统一购买了79套商品房,用于经济适用房安置。郑先生后来拍下的房子,就是其中之一,原房东是一位廖先生。商品房变成经济适用房,性质就要从“出让土地”变成“划拨土地”。可是,在相关部门统一变更这批房屋的土地性质前,原房东廖先生已经去国土部门办理了土地证,土地性质写上了“出让土地”。后来房子的性质变了,土地性质却一直没有改过来。
那么,在办 证过程中,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到底有没有失误呢?记者找到了一份,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给他们发出的纠错函。里面明确指出:金厦花园15-2-401室的房屋,属于经济适用房,但金华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2月12日颁发给原权利人廖开先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登记土地使用权类型为国有出让,违反了《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的规定,属登记错误。”
现在的事实是,因为房子属于经济适用房,性质属于“划拨用地”,想要过户,就得支付二十多万元的土地收益金。这笔钱,到底该谁来付呢?国土部门认为,房屋的土地收益金应该由郑先生承担,但郑先生不肯付这笔钱。他提出两个观点:第一,他在花18万拍下房子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还要再交20多万,否则,他不会去参加拍卖;第二,他当初是以商品房的价格买房,远远高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他根本就没有从中得到收益,现在凭什么要交土地收益金?为此,郑先生在去年将国土部门告上了法庭。但是,记者从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去年11月该案已经判决,驳回了郑先生对金华市国土局的起诉。
不过,据记者了解,金华中院的这份判决书,在今年四月份,又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给撤销了。撤销原因是,由于房屋一直没有过户,到目前为止,房产证和土地证登记的名字,还是原房东廖先生的。省高院认为,在法律上郑先生和这套房屋还没有利害关系。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由于郑先生拍卖的房屋本质上是经济适用房。现在想要过户,必须要补交23万的土地收益金。记者了解到,土地收益金是根据地价涨幅而变动的。考虑到这些年金华市地价的涨幅,这套房屋的土地收益金,未来可能还会涨价。最后,金华市国土资源局表示,他们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处理此事。争取早日解决郑先生的问题。
不过,据记者了解,金华中院的这份判决书,在今年四月份,又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给撤销了。撤销原因是,由于房屋一直没有过户,到目前为止,房产证和土地证登记的名字,还是原房东廖先生的。省高院认为,在法律上郑先生和这套房屋还没有利害关系。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由于郑先生拍卖的房屋本质上是经济适用房。现在想要过户,必须要补交23万的土地收益金。记者了解到,土地收益金是根据地价涨幅而变动的。考虑到这些年金华市地价的涨幅,这套房屋的土地收益金,未来可能还会涨价。最后,金华市国土资源局表示,他们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处理此事。争取早日解决郑先生的问题。

我要去买小产权房,只要不交易,就不用缴税金的,哈哈。

然后拆迁了,钱打到原房东户头上,你流落街头,哈哈。
从法理关系上来讲,房管局自己的错应该自己背。

知道镇府的不要脸了吧

农民安置房还要拆迁?

拍卖的房子看情况还是要了解清楚才能买

不会吧,南苑一套六十来平方的房子的出让金才六万左右

郑先生是个比较糊涂的人,即使是法院拍卖的房子,那么这套房的产权性质也应该先了解清楚吧,什么事都想当然的去相信离吃亏也就不远了!法院本身就是个收拾烂摊子的地方,好多细节法院是不负责的,很多时候法院只负责给结果,OK!

还需要这么大声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