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械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自动浸油机
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把我国机械工业纳入世界机械工业体系中来考察,还存在场竞争能力不强、产品水平不高和自主创新能力落后等问题。
中国虽是名副其实的机械生产大国,但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工业强国,在全球机械工业中优势不突出,而且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还很多。
我国机械产品的出口,尽管以每年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出口率增长17.53%。但是,中国机械产品出口额也仅占世界机械产品总贸易量不足2%,而且产品技术含量低,多数为低档品。
目前我国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相当落后,工业发达国家机械工业新产品寿命周期一般为3~5年,而我国新产品寿命周期为10年,新产品的贡献率仅为5.9%,只及工业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并且,我国机械产品无世界名牌,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虽然近几年我国机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差距还很大,没有实现质的转变。许多与重大技术装备有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依靠进口,高档数控机床也大量依赖进口。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二是加工装配阶段;三是自主知识产权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均已进入自主知识产权阶段,我国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仍依赖引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日益扩大,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现在我国机械工业的主要技术来源50%以上来自国外,汽车工业的70%、发电设备的50%、基础机械的60%、农业机械的30%来自引进。知识产权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产品的品牌、关键技术和销售渠道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对我国进一步使用和引进国外技术造成困难。大部分产品多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上,导致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纠纷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