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这八种招聘行为不靠谱的概率达99%

作为一名上班族,我有个终极梦想,i have a dream:那就是有一天,不用上班也能赚到足够多的钱。so,别跟我画饼充饥谈情怀,说起薪资就躲闪,老子的理想是不!上!班!(开个玩笑)
然而,在实现这个“梦想”之前,为了一日三餐、养家糊口、情怀信念…我还得马不停蹄般的奔跑在职场的大马路上。现实中会发现,能够找到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都是那么难,这样一份合心合意的工作凭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工作实力(能力与价值)、过硬的工作技能以及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三观都正,与企业的调性是否匹配,关键还得看运气和机遇,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正所谓想遇的遇不上,不想遇的偏偏主动撞上来,像“谈好的薪资入职之后才发现被缩水了”、“说好的客服岗位原来是去做销售”如此这般的“

”也是蛮多的。那么,重点来了,
如何避免掉入这样招聘的“坑”
,降低加入一个不靠谱的企业或团队的概率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求职、应聘的时候,
你得学会辨别出哪些是真招聘、哪些是假招聘
,根据发哥反复的观察与多年的实操经验,以下类型的企业招聘行为的不靠谱概率高达99%,请睁大你的双眼,小心掉入:
1、企业同一个招聘信息长期挂在招聘网站
一般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基本可以判断为不靠谱。
这种长期招不到人还每日刷新的岗位要么是企业借着招聘平台打打广告,反正会员费已经缴纳一年半载的啦;要么是职位要求高而给的薪资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吸引不到人才。若是真的着急的靠谱职位,这么长时间早就要找猎头合作,让它翻篇了。
2、规模小刚起步的公司(比如少于二十人),离谱高薪
招聘的岗位动辄是副总或总监级别的,给的薪资还都不低,20万起步的。
这种类型不靠谱的概率也很大,因为公司刚刚起步,重要的是先解决生存问题,一般是以老板为主亲力亲为,主抓的都是业务和业绩上的事情,还暂时不需要那么高级的人才,一般也给不了高大上的薪资待遇,挂着这样的信息无非也是做做宣传。
3、对求职者爱理不理、不回复
天然的透露出一股趾高气扬、不甚耐烦的气息。
发哥在“xx直聘”上找过工作,遇到过打个招呼就没有下文的,看状态对方“已读”,隔了半天发个请求让你发附件简历,然后,就又没有了然后…行不行你就给个痛快话,这种招聘行为算是个什么事,对企业的品牌都是一种伤害!
4、面试时随意压价,甚至低于招聘公告薪水下限
一般来说,既然通知去面试了应该基本条件还是符合的,不至于出现重大能力差距连薪酬下限都达不到吧(当然,求职简历有水分的除外),为了节省一点人工成本就一个劲的压价,连招聘简章上写的薪酬下限都不愿意给的,我看,还是算了吧,说句不好听的,爷不是菜市场的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啊。
5、低等职位招聘官面试高等候选人
相亲的媒婆都知道门当户对的真理,作为企业专业的招聘官却要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别人是来应聘经理级的岗位,你却安排个专员级别的面试官,是何用意呢?你是为了操练专员的面试水平,还是说公司连个像样的面试官都安排不到时间来做“人才引入”这样重要的事情呢?伤了人才的自尊,走了!
6、中介类型的公司岗位
比如招聘单位是什么人力资源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的。不论是客户的真需求还是为了营造业务旺盛的假象,一般这种类型的公司都是常年在招聘的,大部分是在收集简历,作为储备之用而已。
7、打个招呼就自动回复业务介绍的
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企业,在招聘app上主动和应聘者打个招呼就自动带一次公司的业务介绍或设置好的营销内容,真不知道说你敬业好呢,还是说你精神不正常?你到底是在招人才还是做广告,哪个人才愿意和你每说一句话都要看一遍你公司的广告?
8、还没确定录用或入职,就让出具体方案
还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对候选人提个要求,就是针对公司某个问题出具一个解决方案,尤其是关于策划或创意方面的方案,这个时候就要引起警觉了,很大的可能性是这个公司并不是真的招人,而是在“
偷师学艺
”。
当然,以上每一条都无法百分百绝对化,毕竟,每个企业每个招聘官内心的真实意图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求职者,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对有这些招聘行为的单位抱有太大希望,否则你可能很快就会因一连串的面试打击而怀疑人生。
如果你在求职过程中也遇到过不靠谱的招聘行为,欢迎留言补充。
作者:欧阳发,一枚80后职场老鸟。今天就先讲这些,觉得有用的请自选以下套餐动作(之一)刷刷你的存在感:点赞/转发/关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