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但是把“幢”读错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人将新建住宅小区的第几“幢”(zhuang的第4声,同“状”)照半个字读,读白字,读成“童(绍兴土话dong,第2声)”。甚至一些公职人员也会把“幢”说成dong,比如,到中广有线营业厅去交收视费时,或致电85250999报修时,工作人员都会问你什么小区,第几dong,几零几室。绍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全媒体时空》6月6日节目《楼房墙体裂了缝 业主住得心慌慌》,主播的2句话也把“幢”说成dong:“吴女士是柯桥朗诗绿色家园10dong顶楼的一名住户”(紧接着屏幕画面清楚映出,由柯桥区地名办制作并安装在住宅楼墙面上的住宅铭牌:“柯桥朗诗绿色家园10幢”,分明写的是“幢”),“就在这两个月,柯桥朗诗绿色家园10dong的不少业主都发现……”。诚然,普通话里确实有个“栋”字(读dong,第4声),但是住宅铭牌都写“幢”,而不是“栋”;居民户口簿和身份证上面写的地址也是某某小区第几幢(而不是栋)几零几室。所以媒体主播不要随大流,人云亦云,把“幢”读成dong,应该做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的带头人。
幢和栋是一个意思,早的时候有很多地方在用栋的,只是现在很少了
规范用字,规范发音,这些小细节的确该认真一下。
你怎么知道播报的不是 “栋”
等着吧,下次语言规范化整理这个字一定“从误”,较真没意义。
象这种字,是所谓的群误,就是大多数人会说错。
语言规范化整理的另一个标准是歧义,把幢发成“DONG”的音,在绝大多数语境下,不会产生任何歧义,楼主一样听得懂,不会理解成其它意思。既然大多数人是读“错”的,但是读“错”不会产生任何歧义,那么为什么要较真的非要读所谓的“标准读音”呢?这就是语言发展变化中的一个规律。不影响交流,哪个方法(语音、语法)用的人多,逐步会把原来的取代掉。
类似这种字,每次规范化整理都会弄掉一批,看每一版的字典变化可以看到。
以前的“呆板”“曝光”已经清理掉了。
lz鸡蛋里挑骨头,栋和幢本来就都可以用来表示建筑的~一个意思,难道因为你习惯把袜子叫袜子,就强制老爷爷老奶奶不准叫它“洋袜”?你有你选择叫法的自由,但是你没有强制别人和你一样叫法的权力~
楼主的看法有道理,规范用词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中国实在是地大人多,要同一个声调发音已经有些勉为其难,许多是生理上的原因。要用同一个词,就更难了,比如标准用词的外公、外婆,有许多叫法,央视用的最多的是姥爷、姥姥。什么,大家都懂;啥,也一定会懂。
这样的列子太多了,语言上还是宽容些,丰富些为好。
没必要纠结这个吧?听的懂,明白意思就可以了。
栋本身即有形容房屋数量的含义,是个量词
非要较真那没办法,建筑领域两个字确实有不大一样的含义。
一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读法为标准
栋不是也有的
“栋”本来就有的,意思也一样,不算念错吧
吹毛求比
说的是几栋几零几,也有说几幢几零几
一栋楼这种说法也有的,我写的时候写一幢楼,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说一栋楼有何不可?整天就知道唧唧歪歪。语言为什么一定要统一?丰富点,有点地域特色,我认为是好事。
一幢zhuang楼,一栋dong楼,大概搞混了吧
吃的随空
其他的不知道,央视的播音员要是出现这样的问题,要被扣钱的,说白了就是读错音了。
平时读读还真没问题,大家都知道意思。
不过作为主播,播出的门牌念错,貌似是问题了。
栋是对的
不弄这些,语文老师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小区就是栋
语言不是数学,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用的人多了,约定俗成,才成就了语言,楼主略迂。
楼主答:根据该节目紧接着播出的画面,地名办钉在住宅楼侧墙上的牌子“柯桥朗诗绿色家园10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2月15日颁布的《房屋登记办法》也提到,房屋基本单元是指……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你不妨留意一下你的房产证、户口簿和身份证,如果住的是小区,上面写的肯定不是“栋”而是“幢”。
lzsb,不懂装懂
吹毛求疵,有意思吗?是人不是机器,只要不是大事大非的问题,不用深究!
一样的意思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