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前途的十个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现代化的发展范畴,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2005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它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城镇体系格局,使“中心城市”成为全国城镇体系金字塔的“塔尖”。
按照国家对各大城市的总体规划批复、住建部2010年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这5座城市分别被赋予了全国性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全国性经济中心、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等定位。虽然2010年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圳没有被钦定进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但需要说的是,国务院给深圳的总体规划批复,深圳定位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相关规划中对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近期有媒体报道,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终于尘埃落地,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定位为全球城市;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入围国家中心城市。目前该消息有待验证,为方便比较,下文中将15座申报及入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进行对比。
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其中,北上广深依旧是国家中心城市中的“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gdp总量早已迈入2万亿元俱乐部,未来几年广州和深圳即将进入2万亿元俱乐部。gdp总量达到万亿的城市主要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和青岛将在今后2年进入万亿城市名单。从人均gdp来看,深圳是唯一超过15万元的特大城市,领先于经济总量遥遥领先的上海和北京。
2015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及人口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发展速度来看,2016年前三季度,重庆经济以10.7%的增速领跑,经济增速连续十个季度领跑全国,重庆固定资产投资领跑中国多个省市。其中,重庆基础设施投资远高于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其中交通、城建投资是主力,对投资拉动起到关键作用。其次是杭州10.0%,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是杭州经济近年发展亮点。2016年前三季度,杭州信息经济增加值1865.8亿元,增长23.1%,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24%,对全市gdp贡献率超过50%。天津经济增速9.1%位列第三。
2016年前三季度国家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8497)下辖的研究机构,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机构。公司每年发布研究报告上千份;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同时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咨询服务,如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ipo咨询、民营银行及保险公司筹建咨询等服务。
中国最有前途的十个城市
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个城市,有你的家乡吗?在排名中,会综合考虑城市所在的区域,经济教育文化的存在感,以及已经显示出的未来引擎。
首先声明,一线城市除外,资源最聚集的城市,没什么好比的。
有希望的城市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三条以上高铁通过,成为轨道交通时代的节点城市。
二是近十年来人口大幅流入或者起码在回流。
三是当地教育资源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四是人均本外币存款较高,可以支撑当地的消费与建设。
五是gdp增长较快。
在排名中,会综合考虑城市所在的区域,经济教育文化的存在感,以及已经显示出的未来引擎。
1、南京根据新的到2030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有四条甚至更多高铁通过的高铁节点城市分别为沈阳、天津、济南、石家庄、合肥、杭州、南京、郑州、武汉、长沙、重庆、贵阳、成都、西安、兰州、银川,从到中国核心区域经济地带的距离看,最有红利的城市分别是郑州、武汉,其次是济南、长沙等地,四小时左右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
▲中国高速铁路网中长期(2030年)规划示意图
一度位居江苏省内gdp第三的南京,2014年超过无锡,目前对于苏州的追赶态势已经形成,加上省内资源集聚,影响力辐射到安徽东部地区,未来必然成为江苏省内最主要的城市。
在35个城市人口流入排名中,南京常住人口从2009年到2014年流入50万人口,低于苏州的123万,但南京的教育资源远好于苏州,高校53所,比杭州高得多,南京发展有强大的高等教育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