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表现无比糟糕 美团点评 拿什么去盈利

一年一度的十一黄金周刚刚结束,携程、飞猪和途牛等酒旅业务头部企业相继发出了自己十一黄金周成绩单,但在一片欢腾声中却唯独少了刚刚以500亿美元市值登陆港股市场的美团。
据商务部检测到的数据,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达到了2017年国内全年旅游收入5.4万亿元的10%,对酒旅业务而言,十一黄金周直接决定着全年业绩的好坏。
根据9月27日美团点评发布了2018半年报显示,美团外卖虽然业务体量不断上升,但仅仅只有8%的毛利率,反而是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超过90%毛利率的业务是美团盈利的主要支点。
既然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是美团盈利的关键,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美团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美团掉队了
十一黄金周期间,携程在全国各大机场均设立了专门的客服人员,仅10月1日到10月3日携程在机场的线下服务已全力帮助了近10万旅客顺利出行。
在境外游市场方面,途牛则是成为了游客的首选,仅仅是缅甸路线出游人数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6%。主打票务系统的飞猪平台,十一期间更是门票整体出票同比增幅约50%。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传统的几大酒旅票务平台都赚得盆满钵满,可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团,截止现在仍旧没有公布自己的成绩单。并且根据不少商家反映,在非节假日尚且有一定客源的美团点评酒旅业务,在十一黄金周却莫名其妙的偃旗息鼓,明明是出游高峰期却在某些地方还非节假日时周末的客流量大,很显然全民出游的十一黄金周美团掉队了。
节假日不可用 美团点评的十一劫
“节假日不可使用”这是消费者在十一期间使用美团点评最常听见的一句话,虽然近年来美团点评一直在拓展到店业务,但因为客流量的不稳定在节假日客流量高峰期间,美团直接丧失了对商家的控制力。
在十一黄金周开始之前,美团点评几乎没有推出任何有力度的十一促销活动,不管是针对商家还是消费者,一年一度的十一黄金周 美团点评仅仅推出了几个弹窗几个滚动头条,平淡的就像一个普通的周末一样。
反观携程、途牛和飞猪等酒旅业务头部企业,在九月初就开始十一黄金周活动预热,除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热门出行路线的酒店资源、航班机票以及景点门票也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囤货”。
而对十一并不重视的美团点评,在途牛、携程抢占完服务资源之后,留给消费者的只能是“节假日不可使用”、“不好意思,我们没房房间了/没机票了/没餐位了”这种下次再也不会用的服务体验。
除了节假日营销方案缺失之外,美团点评的到店及酒旅服务仍旧秉持着“吃完上家吃下家”强势作风。
在十一黄金周之前,美团点评酒旅服务主要任务是帮商家推销闲时仍有空余的服务资源,商家此时需要美团为其提供客源自然愿意接受动辄10%的服务费用。
然而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基本上稍有特色的商家都是人满为患,此时的美团非但没有使用商家补贴促使商家接纳美团点评消费者,反而依旧收取价格不菲的服务费用。这样一来在很多线下消费场景中,服务人员不仅不推荐消费者使用美团,反而还会去引导消费者绕过美团直接使用现金支付,相信十一期间碰到商家直接提出不用美团直接付款的消费者应该不在少数。
虽然美团没有公布自己十一期间的营收数据,但美团点评在十一期间的表现我们已经有目共睹。王兴在美团上市时说过美团短期不考虑盈利,可以美团现在的策略来看美团不是不考虑盈利,而是没有办法盈利,美团想要仅靠只有8%毛利的外卖业务实现总体盈利,还是不太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