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爱干净每天洗澡,竟然整晚全身痒得睡不着!


爱干净是好事,但冬季洗澡洗得过于频繁,很容易起反作用,往往会导致皮肤瘙痒。
湖北的小周就深受其害,小周最近半夜老师痒的睡不着,让他疑惑的是他每天都会洗澡和换衣服。碰到天气冷,甚至早晚都会洗!身上没发现长东西,家里平时也很注意卫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小周向医生诉苦道,晚上睡不着,白天还要按时上下班,最近快被这样的失眠折腾死了。
医生表示,问题就出在小周洗澡过勤上面。冬天气温低,很多人都爱每天洗个热热的热水澡在睡觉,其实这样其实并不是好习惯,冬季人体的皮肤调节功能会有所减弱,出汗又少,洗澡太勤,很容易引发皮肤病。最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患者也因此增加不少。很多患者面对皮肤瘙痒、脱皮,挠也不是,不挠也不是,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为什么冬天洗澡会越洗越痒?   冬天洗澡越洗越痒一般由以下几大原因造成:
天气干燥水分减少
到冬季,空气变得干燥寒冷,汗腺和皮肤会收缩,皮肤中的含水量减少,再加上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减少,皮肤在冬天本身就容易发生瘙痒的情况。
洗澡过频
一些人平时天天洗澡渐渐养成习惯,到天变冷时仍然习惯天天洗,尤其是老年人代谢慢,皮肤油脂的分泌会比较少,如果此时仍然天天洗澡,皮肤表面的油脂膜和角质层中的脂质就更容易被清除了,更容易出现洗的时候舒服,但过后会更痒的情况,这样就容易恶性循环。
洗澡水温过高
冬天温度低,很多人洗澡的时候喜欢用比较热的水。但这样会让洗澡的时间不知不觉比平时延长,皮肤的瘙痒程度反而会加重了。而且过高的水温会让你的毛细血管扩张,让肌肤蒸发水分更快更加容易干燥。过高的水温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缺血缺氧。
冬季洗澡时注意以下技巧,可以减少皮肤干痒的状况:
水温不宜过高
洗澡时水温不要超过35℃为宜。避免水温过高,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浴时间不宜过长,淋浴5分钟左右即可。最好也不要搓澡,搓出的白泥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不要太勤
洗澡不必天天洗,在冬季出汗少,洗澡的频率不宜跟夏天一样,可改为每周洗二至三次为宜。洗澡时不要用碱性肥皂等洗涤用品,可涂抹滋润型的沐浴露,以减少对皮肤角质层的破坏。
洗后可以用点护肤霜
比如及时抹上维生素E成分的护肤霜或甘油,避免表皮水分挥发,这样可防止干燥瘙痒症的发生,切忌出现瘙痒后使用含有激素的外用药。
冬天洗澡,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
保持空气流通
卫生间面积相对狭小,洗澡过程中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卫生间内氧气浓度变低,洗澡时如果卫生间紧闭不通风,时间长了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对此,洗澡的时候记得打开排风扇,千万不要让自己处于一个密闭的状态。
头发一定要吹干
武汉16岁的高中生小飞就因为洗发头发没有吹干就睡,结果第二天就面瘫了。因为洗头后不吹干,天气暖和时可能没事,可是天气变冷,人在半夜抵抗力下降,湿头发持续刺激耳后的面神经,痉挛的面神经供血不足,很容易出现水肿“罢工”。
身体要擦干
因为洗完澡人的毛孔都是打开的,湿气容易入体,长期如此,容易患关节炎和风湿。自然干的话,水分蒸发会带走皮肤原有的一部分水分,造成皮肤干燥、缺水。还有自然干使体温下降,容易感冒。
这些情况下不适合洗澡
洗澡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天中极其重要的部份,这时候你可以一个人尽情享受,都只能令你放松一天紧绷的精神及情绪,然而你注意了没有,有一些时候是不适宜洗澡的,会导致身体的不良反应。
劳动后不宜立刻洗澡
不管是脑力劳动后还是体力劳动,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虚脱。
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浑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来源:湖北经视、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