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夏天还没有空调,我们梅州人民都是怎么活过来的?


​虽然梅州连续多天的大雨,
但似乎对于降温避暑没什么卵用,
室内一关空调,
立马还是大汗淋漓。
好像我们每个人的命都是威利斯·开利给的,
开利是现代空调系统的发明者、
夏日男神、现代人和城市的救星。
问题是空调发明之前……
二十几年前的夏天,
家家户户都还没有空调,
那个时候,
我们梅州人都是怎样过的呀?
消暑食物
那个时候,
西瓜依然是消暑最好食物之一,
可当时没有冰箱怎么办?
那就放在刚从井里打出的凉水中,
半个小时后就变得冰凉,
如果刚好从外面玩回来,那你真有口福啦!
那个时候的饮料,
哪有这么多种类,
那年夏天,
只有几毛钱一瓶的橘子汁儿,
喝完以后瓶子还要还给小卖部。
后来有了一毛钱一袋儿的冰水儿,
一时间风靡了整个夏天,
天气炎热的夏天,
人手一袋儿,
那酸爽,你还记得么?
再到后来,
多了几种冰棍,
上面的几种样式,
你都吃过吗?
这最后一种,
现在有些地方还能买到呢!
这辆简陋的小车可是有很大的魔力,
小伙伴可是能大老远就能发现它,
箱子不大花样却很多,
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

那时,
小伙伴中家里比较有钱的能喝起健力宝的,
可是真让人羡慕不已。
纳凉
当年,
夏天简直不想待在屋子里
连写作业都在门外,
搬个凳子就是书桌。
吃饭可以一家人把桌椅都搬到门外吃。
到河里游泳可以说是孩子们暑假最大的乐趣了,
当年哪有什么游泳馆,
有什么教练员、救生员,
游泳似乎也都不用谁教,
泡着泡着也就会了。
洗澡也再方便不过
经过太阳的暴晒,水的温度刚刚好。
蒲扇、折扇那是老人的标配,
爷爷奶奶手中的蒲扇,
就那样摇啊摇,让心都沉静了下来,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他们怀中稳稳地睡着。
在家里防暑中担任主力的是
这台“充满故事”的风扇,
有多少人曾张大了嘴巴,
对着电扇喊,听风吹散了自己的声音,
吹变形了自己的嘴。
一年一度的夏季村里组织的看电影,
是所有人最期待的啦,
搬上小板凳,
拿着蒲扇,
带上风油精,
聚精会神的盯着电影荧幕上的地道战,
看得热血沸腾。
没错啦,
就是这中国最驰名“香水”。
看完电影,
直接在村口广场上,
大家一起打地铺睡觉。
当年的我们,
夏天没有空调,可我们很开心!
我们抓住了一只蝉,
便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
记忆里的夏天
至今让我们多么地怀念。

怀旧啊!感慨万千呀!相比去游泳池,我更喜欢带小孩回老家大埔县三河坝汇**理区老街,下河玩水。
我儿子现在快六周岁了,以前住在梅城的时候,带他去过新县城的新城健身中心、客天下的威尼斯水上乐园、五里亭、金盘桥等处玩水,玩着玩着,也就学会了游泳,还能闭气潜水十多秒。
是呀,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你宝宝都那么大了
我还有一个女儿,快四周岁了,还不会游泳。
两个小孩都是我在东莞上班时出生的,我现在回来梅州工作三年多了。
现在看不到这些了
一儿一女,好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