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善老板” 你在哪里 一保洁工想还你钱


“听到绍兴口音,我觉得很亲切。21年前,我向在轻纺城卖布的绍兴老板善留仲进了7700元的货,因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支付这笔货款。”昨天下午,远在河北石家庄的宋俊香女士接到记者的电话时说,这笔拖欠了21年的货款,她一直念念不忘,想尽快还上。
关于善留仲的联系方法、地址等她已记不清楚,只能求助媒体,找到这位绍兴的诚信商户。如果找不到人,她将以善留仲的名义将钱捐给慈善机构。
21年前
纺城商户不收钱先发货
今年49岁的宋俊香是石家庄人,目前在一家医院做保洁工作。之前,宋女士曾一直做服装、布匹生意。
据宋女士回忆,1995年,一直无业的她在一位亲戚的摊位上打工。这位亲戚从事布匹生意,在石家庄市蚨伦商场(已拆迁)里有一个摊位。没有干几个月,这位亲戚的摊位到期后便决定不干了,宋女士便接手继续干了下去。
经营中,她认识了一名姓韩的女士。韩女士做布匹零售生意,已经干了几年。当时是夏季,正是布匹零售生意的旺季,宋女士决定拿3万元跟随韩女士到柯桥轻纺市场进一批新货。
宋女士称,当时她根本没有存款,那3万元是从做建材生意的远房表哥处借的。
“到柯桥后,韩女士住在独山那边的宾馆里,我为了省点钱,借住在一位老乡租住的民房里。”宋女士说,在轻纺城,她们每天就是挑选新式、热门的花样布匹进货。来柯桥第3天,她俩过独山道口向右,过桥转到了一家门市部(记者按宋女士所说的方位来对照,这家商户是目前轻纺城东区市场的位置)。
宋女士说,商户老板姓善,和一名叫秦姐(音)的朋友合伙经营,也是刚开始做生意,生意一般。
离开柯桥轻纺城前一天,宋女士二人再次来到善老板的门市部。宋女士她们发现善老板门市部中有一批麻纱面料很不错,打算进一点。此时,宋女士二人已基本进货结束,每人手里仅剩下几百元路费。
善老板了解情况后说,没有钱也没关系,先发货过去,以后再给他补款。宋女士二人商量了一下便答应了,留下了地址。为了表示诚信,宋女士主动将身份证押给了善老板。
“回石家庄没几天,我们便收到了善老板发来的货。”宋女士说,具体匹数已记不清楚,只记得是7700元的货,她拿了4000元的货,韩女士拿了3700元的货。在包裹上,她清楚地记得发货人是“善留仲”。
种种原因
致货款一直还不上
“收到货物时,我俩也挺意外,感觉这个人讲信用。”宋女士说,当时手机还是稀罕物,拥有的人少之又少,联络的方式主要是固话,商户们留的也只是所在市场的固定电话。收到货物后她和韩女士到邮局给善老板回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宋女士称货物已收到,货款得以后才能给,两人手里没有这么多钱。善先生则称,货反正已经发过去了,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什么时候再归还货款。
让宋女士没有想到的是,10多天后,韩女士便离开石家庄,从此失去联络。她的生意也不好,柯桥进的货销售并不好。3个月租期到了后,她没有续租。“3万元的货,才卖了1万元,连本都没有回。”宋女士说,7700元在1995年不是小数目,她当时手头紧生意不好,当年还离了婚要独自抚养女儿,再加上7700元货里还有韩女士的一部分欠款,便决定先欠着,等赚了钱再返还善先生的货款。
从蚨伦商场撤离后,宋女士开始渐渐售卖她的积货,情况也不好。后来,宋女士将从善先生处进来的布匹加工成衣服,到1997年才终于销售完。这一年宋女士开始做零售生意,地点是早市、集市上,这样一直干到2014年,因为身体原因开始从事保洁工作。
这20多年来,宋女士一直惦记着善先生的这笔货款,觉得这笔欠款是心中的一块石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我当年失信于善留仲。”宋女士说。她目前干的保洁工作一个月收入是1500元。因为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已能自立。去年她也将远房表哥的3万元欠款还清了,现在仅剩下善先生的7700元欠款,一定要还上。
找到善老板还货款
还想说声“对不起”
“当时善留仲能信任我这个素不相识的外地女子,我感觉自己失信了,对不起信任我的善老板,实在是惭愧啊。”宋女士对记者说,她想找到善先生归还这笔欠款,还要说声“对不起”,表达深深的歉意,了却这块“心病”。
“在浙江省公安系统查询了,没查到善留仲这个名字,这让我挺失望。”宋女士说,善留仲现在差不多已经有70多岁了吧,估计不太可能还在轻纺市场卖布,现在公安系统中都查不到,我真是有些担心啊,说着说着,宋女士哽咽起来。
“这笔债我是一定要还的,如果实在找不到,我就将这笔欠款加上适当补偿,以善留仲的名义捐给慈善机构。”宋女士说。
宋女士回忆说,善留仲当年50岁左右,1米75的个头,方脸、大眼、偏瘦,绍兴当地口音,合伙人姓秦(音),好像是一名转业军人。
“他们的商铺在一个平房市场。”宋女士说,她的脑子里仅剩下这些信息,其他的已没有印象,当年善留仲发货包裹上留下的固定电话也已经找不到了。
今天一早,记者专门找到轻纺城建管委找线索。“我们市场里的经营户每年都有调整,甚至每时每刻都有调整,因此没有经营户名册。”建管委办公室主任王百通说,这样的“暖心”故事确实感人,但作为轻纺市场的管理部门,目前也是爱莫能助。轻纺城现有3万多经营户,“善留仲”现在已经70多岁了,这么多年过去,估计不会再在市场卖布,就算他的子女在经营,也不一定知道有这一个故事。现在要想找“善留仲”,无疑是大海捞针。
随后,记者又与柯桥区公安局取得联系,希望在公安局户籍信息上查到这个诚信的“善留仲”,结果同样令人失望。
先是从绍兴全市范围查找“善留仲”,结果没有这个名字的信息,考虑到“善留仲”会不会是省内其他地方的人,于是又在全省范围查找,结果仍是查无此人。
柯桥区公安局政治处的谢敏敏认为,有可能宋女士这么多年了记错了名字或者是谐音,这样查起来就比较麻烦,基本上不可能查到此人了。
如果您认识宋女士口里的善留仲或他的子女,或者知道善留仲的其他信息,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8880000,帮助宋女士寻找21年前轻纺市场的这位诚信商户,完成远在河北石家庄的宋俊香女士的心愿。

“诚信”二个字是永远的资本,愿这个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个故事诠释了20多年间相互“诚信“的事件,已超出了本身的故事意义。

现在这点钱能做什么,当年这钱可是万元户的年代啊,

难道是单留仲?

再顶一个

NM,看看人家,我碰到都垃圾,找你要货话说的就差给你当孙子,货发给他找他要钱,微信不回,电话拉黑.,打不进,同样是做生意的,差距杂就那么大呢?

咱中国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诚信”。

"诚信"值千金 柯桥"诚信故事"暖人心
“边记者,报道上的这个‘善留仲’,会不会是‘单留仲’?”3月14日下午,在绍兴市柯桥区轻纺城北市场开门市部的经营者周老板打电话给记者说,绍兴姓善的不太多,但姓单的是比较多的,会不会宋俊香把“善”和“单”搞混了?
“诚信”故事在轻纺城传播
11日,绍兴晚报以《柯桥的‘善老板’,你在哪里?石家庄一保洁工想还你欠了21年的钱》为题,报道了河北石家庄的宋俊香女士,21年前,向在轻纺城卖布的绍兴人“善留仲”进了7700元货款,因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支付这笔货款。现在,宋俊香女士想找到这位绍兴的诚心商户,付清这笔货款,了结“心病”。可关于“善留仲”的联系方法、地址等她已记不清楚,只能求助媒体。记者通过轻纺城建管委、柯桥区公安局等,想查到这个诚信的“善留仲”,结果却都令人失望。
当陷入僵局之际,轻纺市场周老板的这一提醒给记者带来了一丝希望,于是,14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柯桥区公安局查找“单留仲”,然而,从全市一直查到全省,“单留仲”同样查无此人!
这两天,关于石家庄宋俊香和轻纺市场“善留仲”之间的“暖心”故事在柯桥轻纺城广为传播。
“实际上现在能不能查到这位诚心的‘善留仲’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让人感动的还是宋俊香和‘善留仲’相互之间的一份诚信。”轻纺城河南商会会长李忠诚说,轻纺市场在经营活动中,赊欠货款是十分平常的事,大多数经营者和客户都是能做到诚实守信的。如同样也是20多年前,他与新疆一位客户有生意往来,后来,这位客户病了,但还有10万元左右的面料款没有结清,在去世前,他特地嘱托妻子,必须代他把这笔款子结清。
也有一些客户,以种种理由拖欠货款,甚至能赖则赖,能骗则骗,这些人让轻纺市场的经营活动中,相互间的信誉是越来越差,因此,对于这样的暖心诚信故事,应当大力弘扬和宣传。
“诚信”两字值千金
“‘诚信’两字值千金。”在轻纺城北联开门市部的绍兴丽南纺织公司经营者周江尧表示,他在轻纺市场做生意已有17年了,这17年中,他无法收回的货款有50多万元,这在整个轻纺市场中,他还算是少的。一些客户总是以质量问题、花色不对等等一些“莫须有”的方式赖账,因轻纺市场的面料交易大多是没有订合同的,都以相互间的信任为基础,因此,一旦出现货款回收问题,打官司都难。看了这个报道,让他感觉很暖心,轻纺城更需要这样的“诚信”。
轻纺城的绍兴拉曼贸易有限公司老总边关根表示,在轻纺市场做生意的,几乎每个人都碰到过赊欠货款的问题,但像这样20多年过去了,还记得要归还这笔货款的诚信故事,在轻纺城还是少之又少的。
他在轻纺城做布生意10多年,欠款至今已有近20万元。其中最大一笔欠款,他每年电话或去客户家催讨,对方都是能躲则躲,能避则避,就这样催讨了数十次,起初对方还是接电话的,表示过段时间付给他,后来家也拆迁了,索性手机号码都换掉了,这笔货款可以肯定是要不回来的了。对比这位想来归还20多年欠款的宋俊香,他的那名客户实在可耻。
报道刊发后,在网上、微信朋友圈也引起热议,网名叫“纤竹映月”的表示:“‘诚信’两个字是永远的资本,愿这个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龙啸江湖”说:“这个故事诠释了20多年间相互‘诚信’的事件,已超出了本身的故事意义。”
在微信朋友圈,这个暖心故事被点赞无数,一名叫“方芳”的网友还留言说:人心向善,也许当时有难处,也许隔着千山万水,信人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