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在长治县“五道”沿线城镇、村庄,整洁美丽的乡村景色令人耳目一新: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巷道纵横错落,村民房前屋后绿树葱葱、鸟语花香……俨然一幅“洁、绿、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同时,根据村庄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等特点,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文化艺术植入“五道五治”中。
西火镇西队村:在“五道五治”整治行动中,结合本村条件和地域文化特质,将传统美德、红色文化、时代印记等融合在各个村庄的角角落落里。
西火镇红台掌村:注重保留原有乡村风貌和乡土味道,充分利用石头、砖块、瓦片等废弃物品,修建起了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石碾、石墩、石磨、花墙等景观,保留了乡村风貌,留住了田园乡愁。
南宋乡东掌村: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在当前的“五道五治”中,更是垃圾清理、村庄绿化的典范,更是好上加好,充分利用“五道五治”的大好时机,把村中遗留的破旧房屋进行彻底整治,与新村的别墅群打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景点。
八义镇南窑沟村:在“五道五治”中,南窑沟村结合葡萄酒文化,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具有特色文化的乡村旅游。
红色壁画西村、古宅老院琚寨村、乡韵乡愁十泉岭村……绿色灵动、古色神韵、红色深省,因地制宜的创新方式将农村装扮成一道亮丽风景线,赢得当地群众以及游客好评。
韩店镇南沟村:在“五道五治”中避免大拆大建、破坏农村特点的思路,全民动员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使本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呈乡北岭头村:如火如荼的“五道五治”综合整治,使这个村庄以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地徐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村路还是有那么些弯儿,可村里的路灯亮了起来,环境美起来了,来村里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出行、用水和用电等都方便多了。”十泉岭村村民切身感受到“五道五治”带来的变化。
西火镇十泉岭村:“五道五治”治出来的旅游村,一级棒。
西火镇西庄村:整治后的西火镇西庄村,碾子、石磨、篱笆墙,颇具田园风。
这是长治县全域化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今年以来,长治县以“五道五治”行动,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县、乡、村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上下合力,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清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疏浚河道沟渠、农作物秸秆等措施,彻底消除了农村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房屋乱建、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等“六堆”现象。
荫城镇工农庄村:在“五道五治”行动中,工农庄村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卫生整治,实行垃圾不落地管理并形成长效机制,房前屋后“六堆”得以彻底清除,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面貌。
省道长陵路:作为运煤主通道,长陵路治理任务繁重,为此,苏店、韩店、荫城、西火等沿线乡镇将长陵路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应对。目前,整治初见成效。
长陵公路民生大厦两侧:这里原来是一处垃圾山,韩店镇通过前期的整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地。
从户外公共场所的保洁到院内的清洁,从门前三包到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净化,已经变成了全县农民的自觉行动。这项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使得农民经历了一场观念的嬗变,也使广大农村焕然一新。
(来源:长治县新闻中心。图文:靳晓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