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生存,有一件事非常必要。门路,也就是“关系”要建好。
在中国,在能够左右生意成败的要素中,没有一个能像“朋友”一样重要。
你的事业前途决定于你是否有几个能对你说“有事就来找我”的朋友,这并不是夸大之辞。
有一个交朋友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一起吃饭。
如果想要拥有在困难之时为你带来力量的中国朋友,那么就好好利用“饭局”。
饭局中有三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费用,场所,人。
费用即能向对方表现自身诚意的消费水准,场所即选择一个可以赋予会面意义的地方。人则指足以让自己维持体面、拥有一定地位的人。
虽然和我们的待客之道差别不大,但是比起我们,中国人在这几点上更费心思。
位置的安排也要好好考虑。
中国的餐座大部分是圆桌,基本上主人坐在中间,主宾坐在其右侧。之后再按邀请方和被邀请方的顺序依次排开即可,在饭局上不能沉湎于酒里,让酒保持满着,随时“添杯”,用你最大的酒量、带着最大的诚意喝酒,让别人看到你的真心,要能听到“那个朋友酒品真好”这样的话。
用哪种方式引出生意上的重要话题比较好呢?
一定要谈的事放在餐前或者餐后,或者在用餐中途稍微提一下会更有效果。
有句话叫“先做朋友后做生意”。餐桌上是用合时宜的谈话获取对方信任的地方,最好集中注意力。
通过真心与诚意把生意做成,在饭局上有个地方需要留心,不要伤对方的面子。
中国文学评论家林语堂说过体面、命运和报恩是治理中国的三大女神,体面为其中之首,有必要将此铭记于心。
还有要注意的是关系的特征之一“扩张性”。在中国,不少时候朋友会叫上自己的朋友,后来出现的朋友又叫上另外的朋友。朋友叫的时候立即赴约的诚意很重要。
即使只是一会,到场露面的诚意能够指引你交到很多朋友。
成功的关键是熟知游戏规则。然而中国的规则比较复杂,难以轻易弄明白。和中国人一起游戏会很困难。对策就是结交熟悉规则的人,也就是中国朋友。
以下是本内容的评论部分:
hyan:
酒桌上谈生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中国的大城市更是如此。不过,如果想要获取全面的信息,也只能在酒桌上了。
last:
交可信的朋友吧
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中国人结婚
中国人不信韩国人但信中国人
hezu:
这个是旧习了。最近企业们都说是新时代了,决定不吃饭要专注于生意的本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