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看一家企业是怎么转型的

前公司是一家h5平台,场景应用、webapp的在线制作平台,制作出的场景应用能适配不同移动终端的屏幕分辨率,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是新型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工具。
产品在前期阶段,针对的c端用户,所有的功能,运营拉新都是为c端用户服务。
但是,一年半后,随着这个市场成熟,新增用户和日活都趋向平稳,进入瓶颈期。先跟大家说一下瓶颈期当时的一些情况:
1、竞品:
和我们同样的产品还有数十家,当时我们体量在这个市场排第二,但是,离第一名却是差了五倍,跟我们体量差不多的也很多。
2、商业化:
因为是工具产品,并且又是c端用户,产生收益的除了自家增值服务(去广告)和模板(内容)分成外,其他都是没有了。而且,收入超低。
3、用户增长:
用户增长趋向平缓,日活也稳定下来,市场红利期过了,后续也不太具备大爆发增长
4、功能服务:
功能也进入的平缓期,后期更多是在做体验为主。
5、用户分层
用户几百万,用户更多是企业中的个人,
基于上面情况,我们当时转型方向是:全面转向b端,为企业或企业部门提供移动营销服务。
转型后主要做的几项工作:
一、更多场景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翻页h5只是其中一种需求,所以我们开发互动小游戏、长页面、短视频一共4大类产品供企业使用,满足企业在移动营销的诉求。
二、企业号
企业号是一个企业对自家人员在我们平台制作内容的管理平台,可共享,查阅各种作品等相关数据,满足企业对营销内容小团队人员的管理。
企业只需填写相关资料,即可免费试用,前期筛选出优质企业用户。
三、企业营销服务
从创作-创意外包-分享-推广-数据查看主流程为企业提供以下服务:
1、更优质的内容创意团队,引进优质设计师,满足企业定制需求
2、正版素材,和正版音乐、文字、图片、视频等平台合作,为企业提供正版素材
3、广告推广,和第三方广告平台(红人点点和腾讯)合作,满足企业推广需求
4、数据服务,建立企业营销大数据服务团队,满足企业在移动营销的数据服务。
个人觉得有一些地方还可以进行优化:在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方面
针对用户分为三大块,个人用户,内容提供商,企业用户。
企业用户又可以根据行业进行不同的垂直营销服务,每一块用户都应有其价值权重。
继续深挖不同行业下企业的营销诉求,通过一个行业的企业来慢慢吃透行业,进行批量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