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就是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给“车轮上的中国”系好“安全带”,近年来,从“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到一系列交通法规的颁布,再到社会各界人士对道路交通管理的广泛参与,大家一直在努力。
公安部交管局联合众多媒体发起的“我眼中的10大交通陋习”网络调查活动今天已告一段落。随意变车道、开车打手机、机动车不按序排队、乱停车影响通行……人们在参与调查中也在反思:令人厌恶的交通陋习,自己是不是也有过?
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机动车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苦恼,人、车、路的矛盾日益突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明显增多。怎么办?严格管理成为社会共识。
2011年5月1日,“醉驾”正式入刑。重典惩治醉驾,让“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意识渐入人心,因酒驾醉驾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紧接着,针对客货运输车辆的“三超一疲劳”、针对野蛮货车的集中整治陆续启动,闯红灯要扣6分,甚至考驾照也越来越严了……多管齐下,汽车数量的“硬增长”越来越和安全交通的“软环境”合拍了。
欣慰之余,我们不能忘记另一个事实:人、车、路的矛盾依然严峻。
事实上,解决人、车、路之间的矛盾,避免更多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一环在于“人”。每一个交通陋习都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
交通安全,不光是今天要引起关注,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大家可以做的是—— 摒弃交通陋习,在参与中分享平安交通!让出行更顺畅!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