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告别sem,修炼只为华丽转身网络营销
sem的成长之路就是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不断的修炼,不断的接受挑战,不断的入坑出坑,其实只为告别sem,实现华丽的转身。
新手上路:刚开始接触付费渠道,逐渐熟悉各类账户操作,对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关键词兴趣id号码包再营销媒体等各类定向方式有所体会,对一些基础数据有所关注,例如展现点击消费咨询来访成交点击率平均点击价格等。
初窥入门:稍微明白了sem是干啥的,是用钱买流量搞转化的,工作开始有些头绪,同时也难以避免掉进了sem的第一个坑:质量度。每天琢磨如何优化质量度,如何降低平均点击价格,如何用同样的钱,给带来更多的流量,认为这样就可以实现效果的大幅提升,并对此深信不疑。
菜鸟闯荡:终于跳出了第一个坑,爱咋咋滴,俺不看质量度了,反正都是逗我玩,越重要的词分越低,越没用的词分越高。哈哈,但是立即又掉入第二个坑,很深很深的坑:数据分析。
不知道在哪里听说了数据追踪url标记网页/事件转化目标sdk埋包等,感觉自己是大神了,终于能够把来龙去脉搞清楚了,开口闭口都是数据,开会中气十足,怼过来的统统给ta怼回去,一切用数字说话,把数字放上了不可置疑的神坛,这时的你,傻的可爱。
老鸟顿悟:从对数据的走火入魔中惊醒,很多时候顿悟只需一瞬间,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semer,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自己是搞网络营销的,不只是搞数据分析的,数据只是营销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之一,不能一直停留在数据分析里。
同时也明白了事情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曾今做的数据分析是否过于绝对,归因模型(first/last/time/position)是否有考虑过,不管怎样,水到渠成也好侥幸也罢,终于爬出了这个很深很深的坑。
高手练成:从网络推广真正蜕变为网络营销,更多的开始思考,做什么可以对最终总的结果有更大帮助,不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将精力更多放在了兵家必争之地:广告创意和页面。广告文案素材搭配专题策划文案及原型设计及前端沟通,这些事情开始将你填满,很满的同时也很慢很慢。
当你成功的将一个个专题页面不断做出,并开始统一页面的风格,汇成一个由专题页构成的专题站的时候,终于可以喘息一会,大功总算告成了,后续只需要对页面不断的a/b测试或局部的热图分析就好了。此时的你已经是sem顶尖高手了。
晋升管理:从来没有劝退或辞退过下属的你,辗转反侧,再三拖延,终于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兄弟,对不住了,你走吧,在这里耗着,蹉跎岁月,浪费青春,不如去找一个更合适的平台发展吧。
管理者,没那么容易,经过此事,心境再上一层楼,明白管理者既要对负责也要对员工负责,当出现矛盾时,还是得站在这边,快刀斩乱麻,不合适的员工应该及时劝退,对ta对你对都好。
华丽转身:基本算是告别sem了,职业发展中对你非常重要的踏板,完成了ta的使命。你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部门架构岗位配置招聘培训考核留人以及日常琐碎的人和事,高处不胜寒,从揪心的工作中,慢慢也明白了:找对人比啥都重要!
二企业对sem的认识变化
引流为王,这个阶段,大多认为sem的目的是为企业带来更多有效流量,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挖词上,百度推广引入质量度后,重心又放在抓质量度上,通过优化质量度降低cpc,在预算相同的前提下,为企业带来更多有效流量。
转化为王:随着cpc的攀高,开始看淡流量,注重结果,明白导流不是目的,能够带来转化才是好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整理转化词上,将能够带来转化的词重点进行监控,确保其排名。
成本控制:发现有转化未必就是好,因为广告投入也许比较多,转化成本最终可能并不合理,这个阶段会痴迷于数据分析,开始研究数据跟踪归因模型代码部署等,体会到数据分析的强大之后,也容易走极端,把数据工作当成了全部。
流程管控:跳出了推广的桎梏,来到了营销的高度,开始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常规行业营销流程一般可以分为:推广引流-页面浏览-在线咨询-电话邀约-上门来访-成交缴费-口碑传播,整个营销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非常重要,这时的sem从业者在数据分析之外,开始对广告文案页面设计咨询话术等感兴趣。
营销体系:渠道管理越来越多,有时会发现营销流程还不够稳定,时不时会有突发情况,控制起来不能得心应手,总感觉还是差那么一些,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慢慢意识到营销体系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实践,最终认识到原来只有强大的营销体系,才是企业做好sem的关键。
三是不是合格的semer
账户操作:这是sem最基础的部分,除账户基础操作外,了解背景以及产品信息,如:的主营产品营业额最高的业务利润贡献最高的业务具有市场优势的业务等等。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无非就是细分,然后针对细分之处评估好坏,好的地方多投入,差的地方少投入。数据是多维度进行分析的,后台数据报告百度统计百度司南等都可以获取不同维度的数据,小到关键词,大到行业。当然每调整一个指标都务必自行做好监控,优化的策略也就是对症下药,缺啥我们补啥,哪里长了肿瘤就自行切除。
营销策划:除了了解背景以及产品信息之外,时时关注行业动态都是必不可少的。)行业动态:核心推广地域的竞争对手自身的品牌定位自身各类产品的相对优势;)策略优化:地域策略竞价策略活动策略等。
在了解自身业务的同时关注行业变化,才能对数据进行更好的把控。此外,也需要了解线上各类推广产品,为什么会选择这类工具作为引流的桥梁。互联网产品每天都在不断更新,这也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去强化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相信不少优秀的营销人员都混迹在各种大咖云集的平台。
四sem效果不好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无趣的问题,但同时又是每个sem从业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接下来从最常见的营销漏斗角度,将影响效果的因素尝试完整概括下,帮助大家梳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一般比解决问题难),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例如以传统行业为例,漏斗可以细分为:展现-点击-抵达-浏览-接入-对话-线索-邀约-来访-成交-口碑。
影响展现的因素:检索量关键词数量匹配模式预算投放地域推广时长出价账户结构;
影响点击的因素:创意质量(直接影响点击率)排名账户结构;
影响抵达的因素:网站加载速度(网站打开速度超过秒,会有一半以上的访客选择关闭网页)代码部署(放在底部统计到的抵达量肯定少一些)
影响浏览的因素:页面设计(美观易用加载速度快)与搜索关键词的相关性(网页内容就是我要找的才行)
影响接入的因素:营销探头的部署(高频部署没事,用户体验是可以伤害的,别听设计瞎扯,别忘了我们是搞营销的,目的是销)客服软件的设置(悬浮邀请强制对话,不同的设置,接入的情况差异很大)
影响对话的因素:客服软件设置(界面装修)自动语及客服前三句话术(诱导吸引访客开口对话)客服工作态度(客户没说话,也要适当说几句诱导)
影响线索的因素:客服咨询话术(回答的同时也要问,快速把握主动,索要联系方式)活动设计(确实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活动)
影响邀约的因素:电邀工作态度(电话回访频次)电话邀约话术(吸引力的活动设计及邀约话术水平)
影响来访的因素:天气(刮台风的时候,真的很难来访)位置(明确告知来访线路)适度回访(让客户多次承诺来访)
如果这些都不符合,那就只能赖市场(淡旺季政策影响突发事件等),其实有些时候啥也没做,只是正常波动而已,隔天可能就又恢复了,多花些时间确定了问题再进行调整。通过漏斗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了,一般可以考虑从三个层面进行优化。
基础优化:主要是将账户里基本设置执行到位,减少没必要的损失,例如结构优化点击率提升过滤设置等。
数据分析:这是做好sem的一个关键,将好的地方找到,多投入一些,将差的地方挑出来,少投入甚至不投入。
营销策划:这才是sem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主要是体现在高质量的广告创意优质的专题页面成功的市场活动强大的咨询转化等。
五sem取舍之道
首先了解sem以及相关广告投放渠道有哪些,再考虑取舍的问题。
竞价广告:搜索引擎结果页(serp)里的广告,应该不用解释,央视曝光过很多次了,解释的很透彻,用词也很暴力;
信息流广告:信息流里穿插的广告,现在很多所谓的信息流广告并不是真正的信息流,只不过因为信息流广告很热,所以跟着叫这名字,蹭下热度;
dsp广告:联盟广告的升级版广告,一般会说网盟是卖广告位的,dsp是卖精准人群的,其实是网盟广告不好卖了,换了个高大上的名字接着卖;
联盟广告:基于网站联盟或app联盟的广告,由于加入联盟的准入门槛低,同时确实管理难度也大,所以无效点击较多。
品牌广告:以百度商业产品为例,主要有品牌专区品牌起跑线品牌华表商业阿拉丁定制化非标广告等。
了解了sem以及常见渠道,那预算如何合理分配。企业一般先做效果还是先做品牌?当然是先做效果。
按照渠道的效果进行分配,假设以考核订单量为例,我们就用订单成本进行效果评估,成本低的渠道加大投入,成本高的渠道减少投入。效果好的渠道预算越来越多,精准程度开始下降,效果慢慢就会降下来;同理效果差的渠道预算越来越少,精准程度开始上升,效果慢慢也会好起来。
文章标签: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