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来自凤凰科技等科技媒体的消息,针对当前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之间的市场竞争,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表示,一方面,今后网约车的准入条件可能会放宽。另一方面,对于出租车来说,也很有可能不再统一定价。
自2012年以来,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出行平台不断普及推广。目前来看,滴滴、优步、易到、神州等四大智能出行平台激战正酣,并将互联网出行应用推广全国数百个城市。仅就滴滴打车来说,其总裁柳青表示滴滴出行已经成为国内智能出行平台的领导者,在滴滴出行上,接入的网约车司机和日订单,均达到千万以上的规模。
在网约车司机和传统出租车司机的竞争中,价格长期是滴滴出行、优步等互联网出行应用的竞争优势,而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其价格因为遵循统一定价的要求,不仅价格相对较高,而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在打车的高峰时期和平峰时期,滴滴、优步等智能出行就可以灵活调整价格,既保障了网约车司机的利益,也是运力的优化调整。
由此,因为价格上的问题,出租车在和移动互联网出行应用竞争的过程中,处在一个相对劣势的局面。正是在此基础上,滴滴、优步等网约车得以在国内各大城市风靡开来。就笔者身边的同学来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来预约网约车,从而节约自己的出行成本。那么,如果出租车真的在今后不再统一定价,在收费上靠近滴滴打车的话,会不会对滴滴出行的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价格是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出行平台的竞争优势,但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出行和支付宝、微信等相连接,其不仅预约效率高,而是在付款上比较快捷方便。此外,乘客在用支付宝、微信完成支付后,还可以对网约车司机打分评价,有效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所以,价格上的调整,会帮助出租车司机争取到一定的市场,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撼动滴滴、优步等互联网出行平台的风靡趋势。
最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租车和网约车之间保持合理、良性地竞争,是符合广大消费者利益。不过,对于传统出租车司机和滴滴出行、Uber等网约车司机,确保二者处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前提下,也即一方面鼓励移动互联网等创新技术,另一方面也保护出租车司机的利益,或许才是最为关键的工作。
呵呵,这种不好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