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二维码凭什么打开庞大的手机用户市场?

以下内容未经作者授权,谢绝转载!当然,你非要转也拦不住,我也懒的追究你!
手机二维码是一个时尚,从我们的数据,包括日、韩的数据来看,很多人第一次扫码,觉得很酷,而且手机是随时随地随身地信息终端,提供非常时尚的生活方式。二维码相当于互联网上的域名服务一样,在浏览器里要输入域名,在手机上也可以输入域名,但是手机永远第一设计是为号码设计的,将来进入电子商务,进到每一个商品里,域名非常长,输入非常费劲,二维码使你达到非常直接的网页的目的,这是非常好的应用。
二维码对于用户的价值,手机的特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内容,可以从任何媒介,通过二维码,把物理世界和网络联系在一起了,这是它的核心价值所在。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应用二维码,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媒介和任何消费者进行沟通,这是其它媒介很难达到的,因为手机本身有很多特性。
二维码多了一个纬度,就是媒介。原来手机在时空里非常自由,现在希望在媒介这个层面再打开自由度,在三维的空间里是全方位的和消费者沟通的渠道,这是非常核心的价值。对于用户,二维码是手机上网的三大入口之一,一个是菜单,一个是搜索,另一个入口是二维码,实际上是一个矩阵的入口,可以入到最底层的应用页面。同时又是企业营销的三个出口之一,印在广告上,第一,要印广告,第二,要印网址,将来要印上二维码,因为要和消费者实时地沟通,这是企业营销的价值所在。
ibm做的服务器的广告,在全国一些专业媒体上,包括计算机世界上都放上条码,我们当然不能透露数据,通过二维码访问内容,对ibm来讲都没有想到是这么大的数量,非常满意。同时,这些数据本身,我们分析从什么地点来的,包括从什么媒介来的数据,他们非常满意。爱普生在50多家媒体上做广告,跟消费者互动。“超女”投票最后6个人决赛的时候,中国移动本身业务wap投票的页面,跟“超女”整合在一起,通过二维码为“超女”投票。我们好几天以前在后台看到尚文捷的票很高,很早就知道她比较有戏。
我们和太合麦田的合作,包括很多音乐公司合作,下载试听,还有一些博客信息,都通过手机上网,通过二维码做引领,放在唱片上。在地铁里,为很多商家做业务方面的推广。中录华纳dvd以后更多的带上二维码,推最新的大片。扫码进去以后就可以看到最新大片的片段。
跟卓越的合作,代金券投放到地铁上,给卓越带来很好的最新的用户。与中润传媒合作,跟媒体结合在一起,杂志、wap网站,我们给他们做这种引领。我们跟新浪做亚运会的报道,通过手机看亚运会,通过二维码进入到不同的内容层面。我们跟红楼选秀谈好了,在下一轮决赛的时候用二维码进行投票。跟cba谈好了合作,可以看博客,同时可以进到视频,最佳的进球视频里看最新的cba的资讯。
在全球来讲,二维码的应用主要在亚洲做的最好,日本、韩国,下一个一定是中国,本身手机业务在亚洲做得最好,美国、欧洲也有一些应用,但是核心还是在亚洲。日本现在已经有六千万用户用二维码。韩国到今年年底将近两千万,而且新出厂的手机90%都带着扫码工具。
在平面广告上,韩国的商业模式跟中国的最像,用户可以下载游戏、音乐、cp内容,包括视频,还可以参加比赛投票。在报纸上,韩国的几大报纸每天都有固定的栏目放的二维码,主要是跟读者互动,一篇新闻,读者发表看法,可以投票,比如几个明星pk,支持者可以投票。包括影院、餐厅,通过二维码看拍摄的花絮、宣传片,包括下载打折的优惠券,预定餐,是比较普及的应用。还有身份的识别,在汉城将近50所大专院校都用二维码做身份的识别,可以进到图书馆,包括教室,考勤通过二维码确认。还有影院都是用二维码做门票服务。
产品方面,比如放在红酒上,现在所有进口的红酒都放上这个码,喝红酒的人想看一下酒庄的情况,年份怎么样,酒庄大概的介绍,这是很好的应用。二维码有很多其它领域的应用,最核心的应用之一是在营销上,媒体价值。
这是手机,手机是针对每一个人的,电视、包括门户网站、大众报纸都是大众型媒体,主要沟通在品牌这个层面。分众传媒,液晶媒体定位的杂志,专业性的网站会员的营销,他们实际上是做产品级的沟通。手机实际上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是个体层面,手机更多的在做一种消费的沟通,尤其加上二维码,是主动地访问,用户不感兴趣的时候是不会扫码,扫码一定是有目的的,因为他还花着流量费在扫码,所以他是在做一种消费者的沟通。二维码是面向个体的,在消费沟通层面的需求营销,对于广告,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需求营销,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
二维码是解决了“媒体真空补丁”。现在的广告先打品牌,然后是产品的沟通,通过产品的促销沟通,只有真正面对消费者做促销的时候,可能才真正有后面的行动。很多时候,在这个层面要花巨大的成本来做后面的消费沟通,很多产品在这块有空档期。二维码在很多产品类型上,比如银行的服务,可以在网上直接订位、优惠券,可以达到消费沟通的,直接的消费沟通,这是传统的领域,传统的营销解决不了的问题,二维码可以解决。
二维码是消费者的行动通道,只有感兴趣才会点,最感兴趣的是采取行动订东西,要下载优惠券,一定是一个行动的通道,这个价值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层面,是精确营销。为什么?因为它有手机的特性,手机首先是真实的消费者特征,这是手机和互联网差别很大的,互联网的ip一变,今天在这儿上网,明天在那儿上网,没法确认,手机实际上是真实的消费者特征,效果是可以量化的,因为有真实的消费者特征,我们能够知道每一个人独立的身份的id,媒体效果是完全可以量化的。
媒体定向和消费者定向,扫到一个码,不同的消费者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比如手机型号是高端的手机,我们认为你是商务人士,进来以后,看到的内容是我们专门推给商务人士的内容,或者一个广告,比如别克在全国打广告,上海的消费者只希望看到上海经销商的信息,不希望看到北京或者哈尔滨的经销商的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来推送,这是传统的媒体做不到的,包括互联网也很难做到。同时,可以形成非常好的用户数据库,进行后续的精准营销,包括真正引领crm里去的客户关系营销,这是手机上本身就有的特色。通过更好地描述消费者,多了一个层面,原来知道他是什么型号,什么时间访问的,现在还知道是从哪儿来的,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多了一个纬度,对用户的描述更加精准。
第三个层面是整合营销。现在大家对于品牌或者对于企业,现在的媒介太多了,通道也很多,跟消费者沟通的方式也很多,企业希望有一种整合的策略真正地执行。二维码的优点,可以实施在所有的媒介,只要让消费者看到,能够在相机里看到,能拍下来就能够扫描,可以实施在所有的媒介上。同时,它是整合营销行动的通道,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上,但是最终行动的口是靠二维码实现的。
非常好的是可以动态地评估整合营销的效果,做一个营销方案的时候,像爱立信做了50个媒体,最终怎么评价每个媒体对广告真正的效果怎么样,传统的方式是找一家公司收集所有的信息,可能两三个月以后把报告提交上来,确实这五家媒体最好,中间有30家媒体一般,还有10家媒体不行,以后不太考虑那10家媒体了,在这类的广告投放能这么做,只能是事后的分析。现在不一样,第二天就知道哪家效果最好,第二周的媒体投放上可能就会有所变化,把更多的钱用在最有效的媒介上,这种强化营销的效果,在营销这个层面,传统的方式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