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庆市工商局发布2017年行政管理工作报告,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梳理其中重要数据信息,供创新创业者参考、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市场主体:新设39.08万户
2017年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39.08万户,同比增长9.57%,总量达到234.43万户,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全市“多证合一”整合证照数量进入先进省市行列,累计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19.56万份。
全市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已全程电子化办理登记7099笔,并行核发电子营业执照6557份。
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制度,已有3629户企业和18.14万户个体工商户通过简易注销程序退出市场,9301户企业进入简易注销程序。
另外,建立了工商登记窗口“四办”机制(网上办、马上办、随地办、辅导办),推行首问负责、预约延时、限时办结、登记导办等便民服务措施,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35万户
2017年,共57.33万户企业对外公示了2016年度年报信息,企业年报率达92.82%,比上年度上升1.1个百分点,3.35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也在这一年,市工商局全面完成法人库软件系统开发项目,归集全市300.15万户法人信息7436.09万条,实现与全市共享交换等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升级改造,顺利通过工商总局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市工商局大力宣传贯彻《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全年出具信用信息查询报告26227份,4568名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在工商登记环节受到任职资格限制,852户失信企业在工程投标、政府采购、财政资金补助、评先评优中受到制约,通过信息共享协助区县增加税收5244.03万元、追缴社保金1501.51万元。
微企:带动和解决就业35.45万人
协调落实财税、金融、社保等微企扶持优惠政策,全市2017年共发放创业补助资金8647.07万元、提质发展和平台绩效奖励3978.78万元、后续扶持资金1.29亿元。全年新发展微企7.41万户,带动和解决就业35.45万人;累计发展微企56.07万户,带动和解决就业400余万人。
其中,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创业阶段、不同行业微企实施分类定制培训,全年开办各类提质培训班109期,培训8137人次,同比增长2倍和1.5倍。
立案查处案件:2281件,同比增长35%
这一年,市工商局加强合同监管工作,审查公用行业、汽车维修、网络交易平台等重点热点领域合同文本1875份,纠正格式条款2018条次,集中约谈供水供电企业45户等。
市工商局情报信息中心全年共监测研判有价值情报信息4931条,电子证据取证实验室共出具司法鉴定报告132份。开展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反垄断、新消费领域等专项执法行动,立案查处案件2281件,同比增长35%。
值得一提的是,市工商局加强打传规直工作,充分发挥全国网络传销监测平台(重庆)作用,重庆打击传销工作在中央综治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商标:注册商标、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总量居西部第二
重庆商标审查协作中心2017年12月1日揭牌运行,工商总局和市政府签署《关于支持重庆建设商标品牌强市战略合作协议》,中心揭牌当月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966件,完成商标形式审查17327件、实质审查9419件,基本形成商标审查能力。
根据市工商局统计,重庆商标交易中心自2017年3月15日建成以来,当年完成商标交易1026件、交易金额3188万元,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国。
另外,这一年中,全市注册商标、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总量分别达29.1万件、143件、230件,均居西部第二位。“长安汽车”获中国商标金奖“商标创新奖”。
广告:全市经营额同比增长21.32%
2017年,全市广告经营主体总量达6.83万户、经营额109.83亿元,广告经营额同比增长21.32%,广告产业规模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商标监管保护工作,该局与市金融办2017年联合出台《重庆市商标交易管理办法》。
消费: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2.16亿元
这年,市工商局努力拓宽消费维权渠道,其中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端受理投诉举报数量占比达17.74%;累计建成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1645个、消费纠纷快速处置绿色通道167家;积极推进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实时公示8000余家市场主体7万余项数据,促进经营者主动和解消费纠纷。
这年,全市工商及消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31.78万件,投诉举报及时准确办结率达99%以上,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6亿元。另外,引导55家电商企业签订高于《消法》规定的承诺书。
2018年重庆工商这么做
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禁止准入
力争2018年全市市场主体新发展率达到13%以上;完善撤销登记程序,对提供虚假住所、冒用他人身份证虚假注册等企业,探索建立强制出清制度;对投资类等高风险行业实行限制准入;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禁止准入,不予核准登记,严控主体新增;全面清理“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依法采取吊销、简易注销等方式,完善退出机制,推动市场出清等。
引导电商行业建立“黑名单”制度
确保2017年度企业年报率85%以上;引导电商行业建立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强化对大型网络平台合同格式条款的规范指引;加强对商业贿赂、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刷单炒信和商业诋毁等网络违法行为、行政垄断和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查处;开展《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调研,推进《重庆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废止工作等。
推进经营者线下无理由退货制度
2018年底前,建立放心消费创建示范街区10个、示范商场100个、示范经营户1000个;推进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线下无理由退货制度的实施,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围绕消费热点开展比较试验,组织消费调查、消费体验、消费评议活动等。
推进失信行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惩戒
全面推行全类型、全环节、无纸化的企业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推行个体工商户手机办照;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优化完善企业名称网上查询比对系统;建设商标注册审查图形智能化检索系统,逐步实现商品由人工编码检索到智能检索;强化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应用,推进失信行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惩戒;配合推进智慧信用平台建设,开展市场主体发展动态分析和企业活跃度分析等。
重庆晚报慢新闻app,全心关注重庆,深度解读重庆,名家名记名专栏齐聚,做最有重庆特色的小、精、深原创客户端。并且还能加入重庆晚报抗癌爱心互助会,为家人健康做一个保障哦!苹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载。
——end——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李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