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明(右一)与藏族女孩次央拉姆等合影。
近期,一段3分01秒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4小时全网点击量破千万!这是由潮籍导演郭育明编导,《人民日报》发布的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片子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选用了7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代言人”,讲述每个人的中国梦,以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传递“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的理念。
艰辛付出收获热播
《中国进入新时代》影片讲述了7位不同人物的中国梦:藏族小女孩次央拉姆的天安门梦;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谢元立的高铁梦;牡丹集团公司员工李旭钧的人民幸福梦,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的脱贫梦。国内陆金所公司CEO计葵生的中国发展梦;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副政治委员兼执行队长李强的守卫梦;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博智的飞机梦。
这7个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性和含义,代表不同领域的认知和意义。“藏族小姑娘隐喻全国少数民族团结和谐的一面,而人民解放军李强隐喻着军强则国强,国强则民安。”郭育明告诉记者。
虽然影片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为了把每个人物各自的属性拍出来,让人物更立体化,更接地气,郭育明对影片中人物的台词要求甚严。“影片中每个人物都只有几句台词,但这是我们跟他们深入交流两三个小时,反复斟酌后,才把交流中最有代表性的语言选取出来。”郭育明说,这样挺费事的,但只要能把最高品质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么做也值。
在考虑种种因素之后,挑选出来的这7个人物,不但分布在不同省份,有的甚至还居住在山区和偏远地区,所以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导演组需要辗转多个拍摄外景地,比较艰辛。那天从上海出发到青海,郭育明从凌晨到深夜,辗转了3个机场。这样的日夜兼程,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早就疲惫不堪,但“空中飞人”已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并不觉得辛苦。”郭育明说,影片拍摄正好赶上十一黄金周,机票和住宿的问题更加大了拍摄难度。再加上拍摄的每个人物都没有演戏的经验,所以需要反复进行多次试演。拍摄完毕后,进入后期剪辑时,由于时间紧迫,他们连续熬了几个通宵,才把片子剪辑出来。
10月21日,《中国进入新时代》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上线4小时就突破1000万的播放量,到晚上点击量已经接近3亿,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网友纷纷留言:“一大早看得我热泪盈眶,希望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我能感觉到祖国的每一根肌肉都在发力!”、“中国梦,强国梦。”……在得知该片导演是潮州人后,“潮州人导演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推文,一时间燃爆凤城网友的朋友圈。有网友评论说:“潮州出了一个大导演,我感到很骄傲。”
追求梦想情系家乡
“父母70年代下乡到海南,我于1972年出生在海南。7岁时我随父母返乡回到潮州,在潮安区庵埠镇读书。”郭育明说。
郭育明虽没有出生在艺术之家,却走上了艺术之路。他高中毕业后,离开父母到北京打拼。1993年,懵懂的他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培训班,从零开始学起。1994年,他报考了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院,成为该校的首届学子,和赵薇、陈思诚等人成了同班同学,也从此正式走上了艺术之路。
1997-1999年,郭育明继续进京导演系进修。毕业后,他回到上海,成为一名广告导演。当时,初入广告行业的他信心百倍,想要大展拳脚,却没想到,广告行业被港台导演占领了大部分“江山”。“我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到跟他们一样优秀。”凭着一股不认输的韧劲,郭育明一步步走来,收获了一项项荣誉。比如,2009年,《中国国家形象片》获“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特别文化贡献奖;《成都市政府形象片》获“2009年度中国艾菲奖”;《倒福》获“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影视类银奖……
“我喜欢在创作中的那种感觉。”郭育明热情忘我地工作,不曾停下脚步。去年,郭育明执导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公益广告《我是谁》,仅有1分30秒的短片得到大多数网友点赞、转发。该公益广告获得了2016年第23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金奖。他开始被更多圈内人士认可,成为炙手可热的导演。
在外拼搏了二十多年,郭育明却依旧乡音未改。每年,他都会回到潮州,陪伴父母,跟发小聚聚。他感慨地说:“这是我感觉人生最幸福的时刻。”而家乡那一丝丝芬芳怡人的茶香,也牵动着游子的乡情。“我最爱潮州凤凰单丛茶醇厚的口感,因为从小喝到大,别的茶我喝不惯。”每年,潮州的亲友都会给郭育明邮寄上几大包的凤凰单丛茶。在上海生活,郭育明常常约上两三好友,一边泡潮州工夫茶,一边闲聊。
“说实话,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觉得外面的大餐再怎么好吃,也抵不过回到家乡的那一口饭菜。”郭育明说,希望有机会能来潮州取景拍摄宣传片,将潮州的美食、美景和文化推广出去,让世界各地更好地认识潮州。
来源: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