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看报纸报道了一则新闻:大学生创业买下公众号!两天就被踢了,
事情是这样的,
小杨和小项被金陵科技学院内一个非常火爆的名叫“龙门校园商城”的微信公众账号吸引,从家里借了一笔启动资金,准备创业,想买下它自己运营。没想到,他们花10万元买下这个微信公众账户后不久,登录的账户就被一个权限更高的账户踢除了。这让他们傻了眼。
经多方调查:真相是:有人冒用了公众号主人的身份进行的交易,公众号主人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两位同学踢了。最后在警方的协调下,冒用人将10万元归还给了小杨和小项。幸好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但是因为这件事情,当事者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是巨大的。
无独有偶,近日,媒体报道了华中师大信息学院大四学生小耿创业伊始就上当受骗的故事。无独有偶。哈尔滨市某知名大学商业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小刘为了创业,从同学们手里每人300元、500元地借了两万元,从某快餐店老板手里购买了其经营权并签订了转让合同,不料,接手后才发现商场近期就要转项经营,快餐店无法续约,小刘等于花两万元购买来的经营权只能“有效”一个月。
我认为:大学生创业应该首先不拘泥于项目。“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眼光太短、视野太窄、思路太死、创意太少,这是普遍现象。
一开始就花钱,甚至花不少的钱,这样的创业几乎没有成功的,“创业要靠脑袋。要让项目能够有所优势,有所特色,有所差异,有所创新,有生存基因,这种情况下的创业并不需要花钱,至少不需要花很多的钱。接下来,再进行必要的尝试,摸索的过程中也不需要花多少钱,不花钱的尝试,摸索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有专家提醒,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在创业前应多学习合同法、公司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创业前最好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做好充分调研准备工作后再作决定,避免刚起航就触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