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紧张的原因何在?


听说本城血液告急,分析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次采血过多。
以前一次献200CC,我觉得蛮好的,还主动去献了两次。后来改成一次献300CC,觉得偏多,担心身体受不了,就不再献了。
相信有许多人有和本人一样的思想顾虑,尽管科学上解释一次可以献多少血都对身体无不好影响。
听说采血由200CC改成300CC,是方便用血。个人觉得,这是很不妥的。血站或医院的工作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献血人的意愿和感受,而不是为了方便后期工作。没人献血,从哪里采血?更谈不上输血了。
为了吸引或鼓励大家踊跃献血,采血量不应是个定数,哪怕人家一次只愿意献50CC,也是应该接纳的...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雷锋早已不是那个雷锋~

关健是献血时说的很好:一人献血,直系亲属需要时免费。可是到时又不是这么回事,叫献血亲属们掏钱。献血的人寒了心,谁愿意献血?

从没有过一人献血,全家免费之说。别说免费了,按现在的行情,能享受用血优先就不错了,实际情况是现在要求互助献血,一边有家人献,另一边才能输

真的到了你的亲属需要血液的时候就会“血液紧张”。只有掏钱

只要放开血液买卖,市场化管理。
像过去那样,穷人去卖血,可以通过卖血获取丰厚的收入,甚至发家致富,迎娶白富美,出任CEO什么的
这样一搞,立马就会出现一堆没赚钱路子,身体又好的人去当职业卖血人,血源很快就解决了
但是这面临几个问题,穷人找谁卖血,是卖给国家(血库),还是像过去那样私人地下交易
血制品地下买卖肯定会导致疾病疯狂传播,尤其是HIV、HBV、HCV等,可谓是饮鸩止渴,危害极大,而且从伦理角度来说,买卖人体产品也是背离文明法制的行为,定然不行。
如果卖给血库,那么一方面高额的采购费最后还是要转嫁到用血病人的头上,加重病人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血库作为国家公益机构肯定不能参与血液买卖。

外行人可能不知道,很多疾病都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的
像乙肝、丙肝、艾滋之类的。这些疾病都是慢性疾病,一但感染很难完全治愈。一但发病,又要大量烧钱去治病。而且一人感染,可能再传播给家人。对经济和社会危害极大。
过去孝感有不少穷地方盛行卖血,整村整村的卖血。那时候卖血收入很可观,一人卖血养活全家。地下采血人员操作肯定是不规范,但是没人关心卖血会不会染病。
卖血的那一批人现在很多都发病了,再后悔当初已经晚了。
外省还有很多艾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