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由来已久的兵家重镇。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是三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见证历史风云激荡的一方热土。
静乐坚守正义的热土
翻开典籍,即可看到静乐文韬武略,各领风骚。生员数以千计,贡生不乏其人,进士金榜题名者众多,遍布天下,更以军事人才享有盛誉。隋朝末期,单雄信、罗士信为农民义军领袖,为反隋兴唐立下了不朽功勋。宋代白重赞英勇善战,先后擢升刺史、检校太尉、大将军。明代骁将郭英随驾年深,曾调云南、辽东等地,以功升正迁户,至王东楼公瀚、辽东全州守备等职。明末清初,李述孔、李宗盛父子揭竿而起,聚众千余,积极声援支持李自成起义,反抗明朝封建压迫四十余年,有力地动摇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民国期间,农民张四则组织干草会暴动,反抗苛捐杂税与官绅压迫,沉重地打击了官府,虽惨遭杀害,却临死不惧,浩气凛然。清末,武泽霖、郭正、高佩天等参加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积极参与辛亥革命。1912年,武泽霖、李镇华、高佩天等组织地方武装,推翻了清廷在静乐的统治,并组织了忻代宁公团静乐分团,奉命开赴大同讨伐清军,凯旋而归。仅此几例,足以说明有压迫,就有反抗;有斗争,必有为正义而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
静乐,由来已久的兵家重镇。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是三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见证历史风云激荡的一方热土。
静乐坚守正义的热土
翻开典籍,即可看到静乐文韬武略,各领风骚。生员数以千计,贡生不乏其人,进士金榜题名者众多,遍布天下,更以军事人才享有盛誉。隋朝末期,单雄信、罗士信为农民义军领袖,为反隋兴唐立下了不朽功勋。宋代白重赞英勇善战,先后擢升刺史、检校太尉、大将军。明代骁将郭英随驾年深,曾调云南、辽东等地,以功升正迁户,至王东楼公瀚、辽东全州守备等职。明末清初,李述孔、李宗盛父子揭竿而起,聚众千余,积极声援支持李自成起义,反抗明朝封建压迫四十余年,有力地动摇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民国期间,农民张四则组织干草会暴动,反抗苛捐杂税与官绅压迫,沉重地打击了官府,虽惨遭杀害,却临死不惧,浩气凛然。清末,武泽霖、郭正、高佩天等参加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积极参与辛亥革命。1912年,武泽霖、李镇华、高佩天等组织地方武装,推翻了清廷在静乐的统治,并组织了忻代宁公团静乐分团,奉命开赴大同讨伐清军,凯旋而归。仅此几例,足以说明有压迫,就有反抗;有斗争,必有为正义而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
静乐威震敌胆的抗日战场
继1937年10月成立了动委会和中共静乐县委员会、县牺盟游击大队以及农、工、青、妇抗日群众团体之后,1938 年,静乐三区游击队200 余人参加了八路军。1939 年3 月5 日,日军兵分两路进攻静乐县城,静乐城守军,国民党骑兵一军军长赵承绶率部队弃城而逃。国民党静乐县政府和国民党县党部也向南逃到了娄烦镇的三元村。1939 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在晋西和晋西北发动“晋西事变”,妄图赶走共产党和八路军。中共静乐县委根据党中央和晋西北区党委的指示,对阎锡山发动的事变进行了有力反击。1940 年1 月2 日,摧毁了国民党顽固派县党部和县政府。1940 年1 月5日,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时曙明任第一任县长。日军侵占静乐后,在全县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掠抢,奸淫妇女,制造惨案,无恶不作,罪恶滔天。在抗日政府的领导下,“牢记国仇家恨,把日本鬼子赶出静乐,赶出晋西北,赶出山西,赶出中国!”已成为静乐军民的强烈呼声和坚定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驻静部队与游击队、武工队、民兵等地方武装,采取地雷战、围困战、伏击战、阻击战、诱敌战等战术,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对敌作战2000 余次,击毙日伪军5000 余人。
1940 年6 月的米峪镇战斗中,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在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及张宗逊旅长、李井泉政委的指挥下,与二支队配合,毙伤敌人700 余名,生俘大尉以下官员100 余人,缴获步枪15支,子弹900 余发,马80 匹,重机枪六挺及一批军用物资。著名的“米峪镇战斗”被永久地载入抗日战争史册。1940 年8 月20 日,百团大战第一枪在康家会打响,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四团,七一六团毙敌200 余名,俘获日兵12 名,缴获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二挺、轻机枪23 挺、步枪百余支及大量弹药、手枪十余支,炸毁敌汽车两辆,并毙敌100 余名。康家会战斗闻名晋西北,誉满华北地区,成为百团大战里应外合、围点打援的典范战例之一。为配合康家会战斗,诱歼县城增援之敌,八路军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在砚湾开展了阻击战,经过四十分钟的激战,大获全胜,毙伤日寇90 余人,俘虏日兵十人,炸毁敌车两辆,缴获敌炮一门以及步枪、轻、重机枪等军火器械。此次阻击战亦为三五八旅伏击战的典范战例之一,被载入八路军军史。据团结出版社《百团大战纪实》载,康家会战斗为百团大战首战。该战大获全胜后,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县大队民兵在丰润村民兵的配合下,攻打丰润日伪碉堡,歼灭日军20 余名,俘获伪军13名,并缴获五箱手榴弹、2000 余发子弹及一挺轻机枪、30 余支步枪。
1940 年8 月,三五八旅七一四团在三区游击队长宋宝玉、王佩珍以及西窑村、任家村、李家湾、前文明民兵的配合下,经过一天激烈的战斗,攻克了地处军事要塞的连堡口,共歼敌100 余名,炸毁汽车三辆,缴获小钢炮三门以及其它军火武器、军用物资。地处静乐南大门的娄烦镇敌碉堡大小共有5 个,并在镇北二里许的山梁上筑有大小碉堡各一个,且相互间有暗道相通,暗道上设有吊桥,四周有高达四尺的双层铁丝网,确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攻克任务十分艰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官员张金如认为要想攻克,确实不可能。但1944 年9 月,在抗日军民三天三夜的强攻下,被连根端掉。炸毁镇内5 座碉堡,石梁山战斗共歼敌40 多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盟邦记者团目睹了此次战斗的全过程。
1944 年8 月28 日,英雄的二支队与一区武工队一弹未发,智取敌碉堡,生擒6 名日军,缴获两门迫击炮,轻重机枪各一挺,炮弹40 余发、子弹4000 余发,六支步枪及其它军用品。这次战斗被列为晋绥六分区光辉模范战例,八分区通报表彰了二支队,使其誉满晋西北抗日战区。1945 年9 月11 日,八路军正规部队与民兵合围静乐县城,采取围困战的战术,经过激烈战斗,25 辆日军汽车被全部炸毁。次日,日军弃城逃往忻县。至此,被日军盘距近七年之久的静乐县城,宣告光复。丰润战斗、火烧汾河大桥、火烧天柱山炮楼、智取三角山碉堡、东大树伏击战、曲峪战斗、忻崞支队汾河川痛击日伪军、二支队配合游击队、民兵夺粮战斗、娘子神遭遇战、围困石梁山敌碉堡、梁纹沟诱敌战、瞭人峁痛击日寇、围困石神据点以及遍及全县威力无比的地雷战等,静乐军民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赋予每个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我们不能忘记“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先人开道为后人,后人继业慰忠魂”的真谛所在。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健全我们的灵魂,完善我们的人格,继续传承和发扬“蕴于化而践于行,承其志而兴其业”的红色文化,信心百倍,壮怀激烈,增强凝聚力,释放能量,提升发展标杆,挺立改革开放潮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努力进取,甘于奉献!(辛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