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项目精细化和企业集约化管理瓶颈?

如何突破项目精细化和企业集约化管理瓶颈?bim带来的新思路,对于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极具意义,鲁班bim系统也将助力建企项目管理迈向新台阶。
突破项目精细化和企业集约化管理瓶颈迫在眉睫
近年来,建筑业企业利润一直低下,行业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总产值)一直在3.5%左右徘徊,项目利润也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项目经济承包制作为行业一直以来的主要模式,并不是行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建筑业成熟的阶段、真正的发展最高阶段,应该是项目精细化、企业集约化的管理。即项目应该是直营的,总部的管控能力应该是越来越强,企业管理模式将会项目部变为小前端、企业变为大后台,这才应该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目前,建筑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难度远比其他行业要高,如果真正要把成本理清楚,把核心业务管好,需要项目部和企业总部对一个项目的成本,从工程开工到工程结尾具有动态实时的按照时间、空间、工序3大维度分析实现8算对比的能力。
转型升级需要使建筑业的核心业务能够实现项目管理精细化,企业管理实现集约化。建筑企业最终的目标,是哪怕面对1000个项目,都能进行直营、集约化的管理,集约的材料采购、集约的资金运营、资源调配。当前依靠经验、依靠人的项目管理模式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升级到依靠数据、依靠系统才可以有力地提升建筑企业管理能力,实现我们期望的企业目标。
而bim技术的出现和成熟,给建筑企业带来一个极大的福音。
作为最复杂的行业,信息化最难搞的行业,建筑业项目管理中,海量数据的创建、计算、管理和共享,项目高效和准确的协同能力,这些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项目管理技术的瓶颈限制得不到突破。在今天这样的时点上,bim技术突破已经让行业到了这样一个项目管理突破的关口上。
bim技术的核心能力
国际工程界已经达到共识,bim技术将给建筑业生产力带来革命性的进步。它带来了计算能力、数据能力大幅度的提升,模型建好了,工程量瞬间几十分钟算出来,十万平方米所有专业,一个有经验的团队可以在10天之内可以把它建好模型、精细的算出来。
bim可以模拟施工的过程,是一个进度的计算。各个专业冲突的技术问题,过去大工程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在那里讨论解决技术冲突的问题。通过bim软件进行空间位置的计算,一分钟时间就能把所有问题彻底找出来。模型中每一个构件上都承载着所有的数据信息,bim技术进行各种各样的计算,并进行可视化处理,这也是bim的关键能力。bim软件系统还能快速精准地进行工程量造价等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如碰撞检查、剖面图砌体排布等技术问题解决,最后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级企业级的协同管理。作为工程行业最核心的大数据技术,bim能真正解决复杂工程的大数据创建、管理和共享应用等问题,在数据、技术和协同管理三大层面,提供了革命性项目管理手段。
几千年工程建造得出来的经验是,项目管理必须具备以下支撑技术:一是随时、随地快速查询到最新、最准确、最完整的7个维度工程化的数据库;二是创建、管理、共享工程基础数据,甚至过程数据的一个协同平台;三是实现虚拟建造,极大地缩小了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差距。为什么建筑业比制造业质量、管理能力差很多,王石也一直在提倡向制造业学习,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制造业可以通过样机的优化不断打磨再大批量生产,而建筑业不可能造一个样板房再拆了重来,但是bim软件可以把所有的问题在施工以前把设计的问题、施工策划的问题模拟一遍,把所有的问题解决后,再开始施工,这会让我们将工程做得更好。
基于bim的企业级数据集约化管理
建企集约化管理从数据集约化开始。
基于企业级的管理,bim能够提供什么支撑?它可以在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非常强大的支撑。在深化设计上,bim模型可以帮助进行可视化的审核,计算空间的位置,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如何施工更方便,哪个材料更好,哪里有冲突,这都是非常好的技术方案。而诸如专业的工装检测这些在所有大型工程当中都可以节约大量的进度,减少资源浪费的问题,其实现在完全可以使用bim技术在施工之前处理好。
这样的过程应用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并不是说施工企业的bim技术要等设计阶段的应用成熟。实质上,施工阶段的bim应用是超过设计阶段的,施工企业因为投资回报率很高,可以先用起来。我们可以通过碰撞检测这样的能力,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例如结构的预留洞位置准确定位,这样的情况可以避免很多的损失和麻烦。
在企业集约化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项目承包制?承包制在管理学上并没有这个专有名词,有外包、有分包,这是现阶段有效率的方式。最后要集约化的时候,总部和项目部的信息对称能力要非常强的提升上来,项目的预算员、项目经理知道什么数据,总部也有实时掌控数据的能力,总部对信息的及时性、对应性、准确性、可追溯性有能力把控。有了这样的架构,这样的系统,总部管理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改进。转型升级,就是要有一个数字神经系统,可以快速传输到总部,从而实现管理方面的突破,并实现项目部各参与人员之间的协同。例如,精细的计划,更可以做到,这都是bim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延伸应用,使得精细的计划更容易做到,只需要在模型上输入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这个设备、构件,这样数据就可以打开了,精细化管理也更加容易实现。
鲁班bim系统助力项目精细化和企业集约化管理迈向新台阶
美国总承包商bim论坛协会主席john tocci 先生曾说过:“bim不容易,不便宜,但非常有效。”
当前,建企在运用bim的过程中,面临国内外软件平台多为单机应用,无法发挥bim协同价值;部分bim软件只有技术应用,无法发挥bim数据价值;bim系统贵,门槛太高等问题。
鲁班bim系统平台能有效解决bim数据价值和协同价值发挥等问题,已在500多个地标性建筑、复杂大型项目开展bim实施实践。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部署了鲁班企业级bim平台,全面推广应用bim技术。
近期,鲁班软件推出了bim系统平台(saas版),单个项目4.6万起,10万用好,降低了bim使用门槛。鲁班bim系统平台(saas版)是将企业级bim系统平台部署在公有云上,开放企业级bim平台全部功能,从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技术、协同6大方面解决项目管理难题,实现单项目bim投入价值最大化,能有效解决建企的成本管控问题,助力建企逆袭。
在建企运营管控面临大挑战的危机中,bim是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最有效途径。而鲁班bim系统平台(saas版),门槛低、零风险,是建企(尤其是中小建企)转型升级的重要依靠。欢迎访问鲁班软件官网申请免费试用鲁班bim系统平台(saas版)。
来源:鲁班咨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