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今日立春,鸡年为何有两个立春日?


导语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今天迎来“立春”节气。这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新的一年,你会有怎样的计划,怎样的心愿?还是先问候一声吧:春天,你好!
立春时间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初七 23:34:01
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天文专家表示,按照紫金山天文台权威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3日23时34分。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今年是农历丁酉鸡年,鸡年有两个立春日,出现“一年两头春”历法现象。所谓“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是指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两个立春之日。具体到农历鸡年来说,2017年1月28日开始进入农历鸡年,而直到2018年的2月16日才会迎来下一个农历新年,所以农历丁酉鸡年就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鸡年的正月初七立春(2017年2月3日)和同年腊月十九(2018年2月4日)再次立春。
天文专家表示,“一年两头春”是正常历法现象,凡是闰年必定会出现这种现象,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立春三侯
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立春谚语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立春诗句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习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祭祀祖先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鞭春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了。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立春饮食养生
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通过饮食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
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2
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
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4
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5
祛痰养肺——保平安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