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式卒中为何如此危险?徐艺风的坎坷经历
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在中国人和欧美人中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可是这一点大多数国人并不知道,正是由于对卒中存在的错误认知,加上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越来越多三四十岁的人发生卒中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卒中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那么对于卒中,普遍存在的错误认知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流行病学的数据,在中国的中风病人中,颅内动脉的贡献接近40%,在37%左右,即颅内动脉有狭窄。颅内动脉主要是颈动脉的颅内段和大脑中动脉。而颈动脉的贡献率不到5%,是49%。这个数据这个数据和西方人正好是相反的。
中国人脑卒中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狭窄
在西方人中颈动脉出现斑块的危险排在第九位,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脑卒2019指南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卒中风险评估中排第22位。
因为基因的差异导致同样的危险因素,对不同人种的血管损害是不一样的。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更容易出现颅内动脉斑块,更容易因为颅内动脉斑块导致中风!
此外,不同的年龄段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也是不一样的。三十岁到五十五岁的人,您一定要格外关注颅内动脉是否存在斑块。这个年龄段卒中风险更多的来自于颅内动脉斑块;如果您是五十五岁以上人群,那么需要格外关注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年龄越大颈动脉斑块导致卒中的风险会增加。
中国人脑卒中危险因素:中动脉狭窄
在中国式卒中患者当中,最高发的斑块的颅内动脉是大脑的中动脉。中动脉是支配我们大脑半球,我们左右两个半球里面最重要的中枢,都是在半球的中前的三分之二。这个区域支配的血管就是大脑中动脉,所以中动脉是大脑里前循环最重要的血管。
中动脉在什么地方?
大脑是由两组动脉供应,一组是双侧颈动脉,另外一组是双侧椎动脉。这两组动脉进入大脑之后分别形成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还有椎动脉上来以后形成的椎基底动脉。中动脉就位于大脑中间部位,这部分非常关键。中动脉供血的区域非常的广,一旦中动脉出现堵塞造成这些部位就会出现缺血,缺血导致的后果轻的就是瘫痪,严重的直接死亡。
2认知缺陷!
忽视这些中风预兆可能会致命?
中国人患病有两个特点,第一个趋势就是觉得病比较轻,自己能扛过去就不去医院就医了。第二个趋势是很多中国老人怕给子女添麻烦,或者觉得医院病人太多不愿意医去院,很容易把小病扛成大病。
在四十岁以上的人中,有11%的人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小中风,可是中国人都不够重视小中风,这就增加了短期内发生高死亡高致残性中风的风险!其中在中风病人最典型的就是把可挽救的轻型卒中和tia,就是我们说的非致残中风病人,扛成了这种致残性或致死性的中风!
小中风(tia)的发作特点!
有时候脑血管突然间发生了短暂性阻塞,过15分钟甚至一小时,自己疏通了并不会引起明显的后遗症,这种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的中风叫做小中风,因为快速缓解所以基本上过后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所以大家都不会重视。这个时候选择去医院就医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一项针对2864人的调查中,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有1907人存在脑缺血史,也就是有6975%的人曾经有过脑缺血的问题。
在此也提醒大家,当遇到轻的,就是出现短暂性的中风症状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这是我们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是给你的最后一扇窗,不要把它关上。
三个预警!tia的症状主要有什么表现?
1:一过性肢体瘫痪。是指一侧就上肢下肢同时瘫痪或者一过性的一侧肢体麻木。
2:一过性的言语不利。就是听不懂别人说话,或者别人听不懂你说话。
3:眼睛一过性的黑蒙。关于鉴别重影,这里有一个诀窍:捂上一个眼重影还在那就不是中风;捂上一个眼睛,重影不在了,两个眼看着重影这多半是脑子出问题了,这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去。
三个动作让你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中风
1:第一个动作对着镜子去笑一下,如果在镜子笑的时候两侧的这个鼻中沟不太对称,或者一看嘴歪了,这就是一个早期症状。
2:第二个动作就是把手平举起来这样坚持,你自己数十下坚持十秒钟,十秒之后两只手还在一个平面大概是没问题。如果在十秒钟数的不到十秒钟的时候,两个不在一个平面,有可能低的一侧出现了轻偏瘫,这是一个早期症状。
3:第三个动作,就是说一个非常复杂的话,说个绕口令。或者你说的时候说话不清楚,找不着词或者不连贯,这就是一个早期症状。
3揭秘卒中黄金治疗窗?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风急救的黄金时间窗是在不断变化的。黄金时间窗从三小时现在已经变成了二十四小时!如果是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你能够到达医院的话,医院还都是有办法或者有机会把血管给你开通。
现在虽然卒中可治疗期已经从三小时延长到二十四小时,但是当卒中发生时脑组织缺血一分钟,脑细胞会死亡190万个。卒中的抢救时间是以分钟来计算的,一旦发生卒中就要及时就医!
ps《凤凰大健康》还要着重提醒您,发生卒中后第一时间叫救护车。因为救护车的到来可以第一时间判定病情,并且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先期治疗,这可以大大减少死亡风险!
4预防卒中指南大揭秘!
《2019中国卒中学会指南》的相关数据,中国目前最权威的研究表明tia也就是小卒中的患者早期发生卒中的风险非常高,这类人群在七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4%至6%。九十天发生卒中的风险是10%至20%。
小卒中是急诊疾病也就是急性病,一定要尽快的时间治疗!也就是说发病后的七天内是治疗最关键的时候。小卒中发生后七天内,是致死性卒中发生率最高的时期。如果发生小卒中二十四小时之内进行专业的干预治疗,那么将大大减少复发致死性卒中的风险!
小卒中预防大卒中?
二十一天双抗治疗方案,是世界预防卒中的指南推荐。双抗是指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分别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小中风发生后二十一天是预防致死性中风发生的最佳治疗期,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雷格联合治疗将大大减少卒中的复发。
快看您是否属于卒中高风险人群?
《h》发表的一篇j-bavel荟萃分析在无心血管疾病人群中,若双上肢血压差大于十五毫米汞柱,则卒中风险会显著增加。而且有详细的数据显示,即便仅仅相差五毫米汞柱,卒中几率就可能明显提高。
如果左右上肢血压出现超过十五毫米汞柱的差异,说明血压偏高的这一侧,动脉可能存在明显的斑块导致了动脉的狭窄使血压升高。斑块不一定是在颈动脉,可能是锁骨下动脉。这地方出现斑块,一方面体现了你全身的动脉情况,包括颅内动脉,同样可能存在斑块以外还会造成另外的一种中风的风险。
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过一段时间,一定要了解自己双侧血压是不是对称。如果双侧血压不对称的话,要不然是心脏的主动脉出夹层了,要不然是锁骨下动脉出狭窄了,一定会有不对称的原因。
5消除误区!如何检查是否存在卒中风险?
颈动脉筛查不等于脑卒中筛查
很多体检机构可能误导体检的人群,把颈动脉筛查都写成脑卒中筛查。实际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颈动脉即便是出现问题,对中国人中风的贡献只有5%。
第一,颈动脉的筛查,不等于中风筛查。颈动脉出现的斑块,并不一定未来肯定会中风;第二,颈动脉没有问题,不见得没有中风,因为中国人更多要关注颅内血管。所以颅内血管和颅外血管同时没有问题,才能保证脑血管是没有问题的。
研究发现,我国六十至七十岁的人群中严重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至少为30%,而在八十至九十岁的人群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达50%!
定期做脑血管体检
如果危险因素很多,或者有家族史,最好定期做一下脑血管体检。就看血管是不是有狭窄,或者血管是不是有闭塞。这个检查现在有几种,最简单的就是做超声,做颈动脉超声或颅内血管超声叫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比超声再复杂一点的就做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就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或者说mra看不清楚可以打药,做cta(血管造影)也可以看血管。一般来讲从血管窄到有症状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如果你发现血管窄的话,早点去针对血管去做一些预防手段,中风的大多数还是可以预防的。
什么是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tcd主要是通过超声的原理,来查看颅内大的动脉有没有狭窄,这项检查一般需要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这项检查没有创伤,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并且可以反复做。通过这个检查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属于中国式卒中的高危人群了!
在这提醒大家,如果你有多重危险因素,你需要了解血管除了颈动脉之外,一定让医院增加一个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如果这个超声出现问题,或者说这个血管超声没有问题,你才能知道你到底离中风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