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2015年温州人最爱借阅的是什么书吗?近日,市图书馆根据市民全年借阅量的统计结果,对外发布了2015年借阅排行榜最高的十本书。记者在这份榜单上看到,《平凡的世界》(路遥)、《目送》(龙应台)、《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盗墓笔记》(南派三叔)、《射雕英雄传》(金庸)、《天龙八部》(金庸)、《三体》(刘慈欣)、《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暮光之城》(斯蒂芬妮·梅尔)、《水浒传》(施耐庵)分别位列第一到第十位。
--------------------------------------
绍兴图书馆同时也对2015年度的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
排行榜前十的最受欢迎的书籍是:《盗墓笔记》《半暖时光》《平凡的世界》《君临天下》《他来了,请闭眼》《宦妃》《对的时间对的人》《王牌宠妃》《斗罗大陆》《尤物当道》。
--------------------
素质高不高,一看就知道 ,温州榜单上的主要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而绍兴的都是些什么言情小说。
看书要看有价值的书,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现在这么忙,看书的空闲时间更是有限的,应该好好利用时间看有意义的书,看这些弱智言情小说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拉低自己的档次。
然而这两类书除了装逼读了都并没什么卵用。
区别不大,绍兴是真市侩小市民,温州是文艺装逼犯,其实两类书都没有价值,就是格调自认为有高低
温州,曾经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表地。
假冒伪劣产品,给了那块地“资金积累”。………………………………
楼主你为所要和别人比,心理有问题。
记者不知道我们大家喜欢看“E网评书”的么
绍兴人本来就是不尊重文化的. 读了书又怎样?
无语,居然和吐温比。。。
温州佬赚钱都来不及,哪来时间看书~~~~~~~~~~~~~~~~~~~~~~~
就这个报道,楼主就可以推断出温州人比绍兴人读书品味高,你是有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在哗众取宠?
温州人都拿去装的,没文化。我现在都看电子图书
文学还分low和不low?呵呵回去看你的语文课本吧
我看马列毛邓高大上吧
温州人,呵呵!
我喜欢买书看,不喜欢借书看
楼猪外地人
看不起言情小说?
吃老本总有吃光的一天。
温州人有的人看书是倒着看的
我天天读毛主席语录,楼主,我这波装逼是否给满分?
借书太low了,一般只有快消书才会用借。真正喜爱的书都是买书藏书的。。
要不是有越秀、文理,绍兴的图书馆借读排行估计会是清一色的少儿读物进前十
绍兴人的读书品味真是有点low了
裝逼一下,秀我11~12月看过的电子书
第一本:《奇石》,作者:何伟(peter hassle)
感觉:一般。
这是何伟最新一本关于中国的文集。主要收录了他在《纽约客》上发表过的文章。不同于他著名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寻路中国),《奇石》没有很鲜明的主题。部分文章,在《三部曲》中同样有发表。读后第一感觉被骗钱了~
一如既往,《奇石》还是以外国人的角度来观察现代中国社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换个角度就会发现如此荒谬,在何伟极有幽默感的笔下,更是让人捧腹。所以,如果没有看过他的《三部曲》,推荐看下《奇石》。
第二本 《低智商社会》,作者:大前研一
感觉:较差
可以视为大前研一的个人吐槽牢骚集。把日本社会说得宛如傻逼。从政客到学生到教育到经济,都被喷的灰头土脸。
但站在外国人的角度,大前说的很多问题,中国一样也有。原因显然不能归咎于政客弱智和国民弱智。按照阴谋论的观点,这明显是一盘很大的棋好伐~~
第三本《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感觉:极好
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果然不愧为“业界奇书”。虽然名字听上去像一本人类学专著,但实际非常跨界。作者没有用常见的时间线,而是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这三场革命的角度来揭示人这个“史上最致命物种”的各种真相。原来农业革命的真正胜利者是小麦和大米,原来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的想象……
非常值得一读的科普书~
第四本《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和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作者:葛文德
感觉:极好
读这本书的缘起,是kindle广告中的推荐。作者是美国著名外科医生,讨论的主题就是书名所说的死亡和衰老。人难免一死,但现代医学已经把死亡变成了漫长的衰老——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你会逐渐失去你的视力,听力,行动力,最终从一个健康人滑入残障,你会失去你的家,你的亲朋,最后默默无死在医院,临终前那段时间甚至只有叫不出你名字的护士护工与你做伴……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死亡不可避免,我们要早做准备。
《金刚经》有云: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第五本:《阿弥陀佛么么哒》,作者:大冰
感觉:极好。
说实话,以前没听说过大冰这个人物。不过,书写得是真好。或者说,故事真好。我早已过了容易感动的年纪,但还是一次又一次被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感动。他们都是作者的朋友,有没能长大的白血病少年,有千金散尽的流浪歌手,有与猫为伴的孤儿,有浪迹天涯的男孩女孩……他们的故事让人相信,在这个腌臜平庸的世界里,毕竟还有不那么龌龊的的风光可以观赏。
正像封面说的,生活除了早九晚五,也有浪迹天涯。
第六本:《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作者:汪洁
感觉:极好
这是一本相对论科普读物。作者从科学的论证精神说起,脱离数学语言,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科普了从伽利略牛顿古典物理开始,历经相对论,量子物理,直至万物理论(超弦理论)为终结,全景式物理学知识。对于如我这般学历低,又缺乏相关知识的人而言,真是一次思维盛宴——大大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
特别是书中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深入浅出的阐述,让我第一次知晓这两个伟大理论的大致观点。真正受益匪浅!
第七本书:《一个人的好天气》作者:青山七惠
感觉:一般
这书应该属于自传体小说吧。内容是主角“我”(知寿)搬到东京郊区和亲戚老奶奶(吟子)同住一年间的生活。其中,知寿不断打短工,经历两次分手,吟子也遭遇了自己的黄昏恋。在第二年开春时,知寿找到一份正式工作,与有妇之夫建起不伦之恋,然后搬出老奶奶的房子。大致就是这么一段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主角的生活态度可以归纳为随遇而安,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理想和奋斗。
这书文字很干净,当然这可能是日语的特征。除此之外,个人感觉乏善可陈。另外,我并不很欣赏主角的生活态度,就像《低智商社会》中抨击的那样,知寿是“注意力只在身边5米内”的那种人。虽然生活确实如此,但至少思想应该有“诗与远方”。否则,生活就永远只能是朝九晚五。
第八本书 《中国乡村生活》作者:明恩溥
感觉:尚可
此书写于100年前,作者乃美国来华传教士。其另一部作品《中国人的素质》非常有名,鲁迅先生也深受影响。
如果说照片是时间的片段,那么本书可以看作一个时代的片段。作者在书中,其实是站在外国人+(经历科技革命后的)现代人这样双重角度来勾勒清末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这自然是一副奇诡陌生的风景。
作为已现代化了的人,我的价值观天然站在作者一边,但文化传承又让我经常下意识地去反思作者观点。这样导致的混乱,比阅读何伟《现代中国三部曲》更甚。
当然我不同意作者在末尾得出“只有基督教才能进化中国 “这类观点。
清末社会是中世纪生产力下的古代生活,站在科技革命后的现代人角度去指责它有种种“道德“缺陷,是傲慢与偏见。只要想想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一样愚昧黑暗,就能知道这不是儒家或基督教的问题。
如果想具体感受100年前的清末社会,可以一读,但请忽视作者的傲慢和偏见。
第九本书:《正见:佛陀的证悟》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
感觉:欢喜赞叹
这是一本对佛教基本价值观(四见地,四法印)的科普小书。作者将释迦牟尼证悟到的四个基本理念依次作了开示,也即是: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这四条价值观,就是佛教与其他 宗教及世俗道德 的根本分界。只要践行了这四个正见的人,就是真正的佛教徒,反之则不是。
作者是上师,辩才无碍,书中名言警句不断,但正因为此,个人感觉反而不容易抓住全书结构,实在是太易迷失在精彩的叙述中了。我阅读时常需要回看目录确定这是哪一个见地。
这是一本让人解脱烦恼的书。如果读了之后能对佛教产生好奇,那就是更好了。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我看那,还是绍兴人的读书品味高,我们是经典文学读满了,才去读言情小说。
莫名其妙地挑事端,楼猪该吃药了
哎,一本都没世界十大名著,都要学习呀
楼主 你估计没有学过逻辑学。你凭一个哪得来的数据,就来判断绍兴人的读书品味,真是闹个大笑话。
温州人有钱不假,但说读书品味,文化涵养方面比绍兴人更高,那就有……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