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热心公益造福乡梓的一家人


一栋整洁明亮的住宅里,厅堂中墙上挂着一块“五好文明家庭”的匾牌,这就是进贤县白圩乡店下自然村村民曾小明的家。曾小明今年63岁,年轻时当过兵,扛过枪。退伍后在国有林场植树护林当工人,企业改制后他返乡回家做农民。老伴陶金兰是国家退休教师,一儿一女大学毕业后,儿子在北京《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供职,女儿在陕西古城西安某科研单位工作。逢年过节,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均会带着孙子、外孙回家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无限欢喜。
曾小明是家庭的“领导人”凡事很有主见。几年前,儿子要把老两口接到北京去,他说,“皇城”脚下,繁华热闹,没有乡下农村静闲自在,婉拒了儿子的好意。随后在西安工作的女儿编了个小孩需要照料的理由,也想把两位老人接道西安享清福,没有想到老爷子立马回应:家里村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做脱不开身,而且还说:照料小孩的事是儿女们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依赖长辈。他需要女儿对父母予以理解。
曾小明不愿离开店下村,自有一番道理,店下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有50多户人家,村子里虽说有200多人口,但是年轻人绝大部分外出务工,有的人还举家外出,村里常年居住的人口还不到100人。由于村里少有精壮劳力村庄不仅空寂冷落,而且居住环境日趋显衰。对此,曾小明看在心里,急在心里,他发愿要改变村庄落后的面貌,把村里建设得像城里一样。近年,他四处奔波,积极争取上级及社会各方的支持。同时自己主动带头投资投劳,组织和带领全村群众修路、修桥,挖塘打井,改厕,改灶,植树种竹。由于他的努力,几年下来,店下村的进村道路及村里巷道用水泥硬化了一遍,村里破旧房子整理了一遍,村前村后的树载过一遍,此外村东村西还各建了一个仿古凉亭,村前修建了水泥广场,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村后树林里群有林荫水泥小道,安装了石桌石凳,把店下村装扮得像公园一般。曾小明不仅瘦了一身肉,而且花去了自己多年的积蓄20多万元钱。
老头子热心倾情公益事业,老伴陶金兰亦不甘落后,这位桃李满天下的退休教师不仅积极支持丈夫的各项建设,而且身力体行,主动投入到关爱留守老人儿童,扶贫助困等各项活动中。为了排解村里留守老人们的寂寞,她拿出资金上万元,购置了一套音响腾出了一栋老房子,建起了一个图书阅览室。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全村群众的休闲文化娱乐生活。为了帮助贫困家庭摆脱困境,她常常以菩萨般的心肠,慷慨解囊,送去温暖。去年寒冬邻村桥溪组有个姓熊的老婆婆不慎沾上了寒疾,哮喘不止,无奈儿子媳妇因在外务工不在身边老人急得直哭。陶金兰得知,立即前往施助,为老人请医送药,悉心照料,直到老人康复为止。在当地群众的心目中,陶金兰好比“观世音”,你渴了,她就是一碗水,你饿了,她就是一把粮。你要是感到寒冷,她就是一团火,一缕阳光。
老人们乐于奉献,子女们深为自豪,引以为荣,乐于效仿。今年春节,曾家儿女返家团聚看到村里巷道未装路灯和村前门塘缺少护栏,儿子曾陶敏,女儿曾陶丽各自掏出2万元,合计四万元资金为村里安装了36盏太阳能路灯,同时还为村前门塘安装了近百米不锈钢护栏,乐得全村男女老少喜笑颜开,四邻八村群众都夸,曾小明一家真是一个最美的人家。

恩朴实的好心一家人

进贤人,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