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和企业怎么合作才发挥最大价值?(附操作模版)

管理者不要把员工当做打工的,其实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工作,使企业的各项决策得到更好的执行,促进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管理者也要提高自己与下属合作的意识,善于选人用人,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
把员工当成合作伙伴
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这样阐述自己成功的秘密:“
我之所以能跑在竞争者的前面,就在于我擅长走捷径——与人合作。
在我创造财富之旅中的每一程,你都能看到合作的站牌。因为从我踏上社会那一天起,我就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存在竞争,谁都不可能孤军奋战,除非他想自寻死路。聪明的人会与他人包括竞争对手形成合作关系,借他人之力使自己存在下去并强大起来。”
物质需求虽然重要,但员工的需求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企业管理者把员工仅仅当做一个追求物质财富、分享企业利润的人的观点是片面的。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就会有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如果员工只被当做商品,或是工资雇来的打工者,那他们自然没有义务与公司同发展共命运。当员工不被尊重的时候,他们也就没有积极性,企业也不会取得好的发展。
在独断专行的企业环境中,员工更倾向于消极抵抗,甚至是掉头而去。
与此相反,与员工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则不同,在这样的企业里,员工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充分地发挥了出来,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当企业管理者突破了那种把人当做“赚钱工具”的观念之后,就会将员工看做企业的合作伙伴。
母庸置疑,
合作伙伴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自然是一致的。当管理者致力于和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时,员工就成了企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人。
企业不会轻易解雇员工,而且还会创造出最适合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的利益,满足员工的需要,从而使员工得到尊重,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过来,当员工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合作伙伴时,就会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也会负起自己作为一个“合作伙伴”的责任来,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献力献策,工作效率也会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要大的价值。
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企业对员工充分信任,员工也以同样的信任回报了企业,和企业同甘共苦。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都在同步提高。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将不会成就大事业,更不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
人们只有承认个人智能的局限性,认识到自我封闭的危害性,明确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以合作伙伴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增强自身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种种挑战。今天,强调个性,更应当强调合作,
抱团打天下是时代的鲜明特征
。哪怕是最讲究个性的创新活动,也离不开合作。合作直接决定着创新的成效,没有合作,就不能够做成大事。
2.尊重并相信你的员工,不做“管家婆”
管理者要和员工之间实现良好的合作,除了要能够容人之外,还要给员工提供能够让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和环境。
有一些“管家婆”式的管理者,总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相信员工能够独立工作,对于员工的工作,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和指点,让员工按照他的规则办事,以至于员工在工作中毫无自主性,这也是埋没人才的一种体现。
一个只是告诉他们需要“做什么”和达到什么标准的管理者,在他们看来才是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至于“怎么做”,他们希望自主决定,不必请示也不必汇报。
为员工提供详尽工作方案的管理者往往让员工反感,因为他们觉得自
己的工作能力受到了怀疑,感受不到来自管理者的尊重,甚至会因此消极怠工。
特别是那些思维自主性较强的员工,他们有自己的行事风格,所以希望管理者给自己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舞台,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和环境,只有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才希望得到来自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
美国的许多高科技公司都采用了注重行为结果的管理方式。公司不规定员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而是给出特定任务和完成期限,具体的工作过程都由员工自主决定。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可以独立处理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事,不用向上级汇报或请示,公司以最终结果来衡量员工的工作成绩。这样的管理方式,给了员工最大的自由空间,而员工回报给公司的则是极大的努力,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
当人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最急切的需求就是赢得尊重和自我实现了
。而管理者这时和他们的合作已经不仅仅是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报酬,还包括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迎接更大的挑战。当员工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后,才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归属感。所以,管理者要和员工合作良好,就要适时给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引导他们开拓更大的工作空间,委以重任,让他们放手去做,而不是束缚和控制他们。
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下,企业如何给员工设计薪酬绩效模式,更为合理呢?
ksf的设计原理是:
员工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将重要的事情做好!
这些重要的事情并非完全是员工自己认为的,而是职责定位或由上级决定的!
将岗位重要的职责及公司所需要的结果进行归纳梳理, 并形成目标或标准, 就是决定岗位价值的关键因子!
价值分割,薪酬分块。
绩效考核应该这么做

免费视频学习

什么是积分式?ksf绩效考核?ppv量化薪酬?
运营作者:刘绍平,专注薪酬、绩效、股权落地的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