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故居初建成,绍兴又多新景点


行宫山旁,鉴湖河边,曾是小时居住、玩耍、上学的地方,今天建成了陆游故居。今年五一回到故乡绍兴,特意再去探访,看到一片漂亮的格桑花,以及具有南宋特色陆游故居。


陆游在绍兴居住长达4-50 年,他住在三山别业(胜利西路行宫山公交站旁),足迹遍布绍兴,快阁是其读书会友的地方,沈园则是谈情说爱之处了(也许不严格),现在按其记载描述的样子,恢复陆游故居,成为绍兴新景点,主要建筑是几间草房,但陆游草房,也许应和杜甫草堂齐名,拭目以待。

老实讲,格桑花有点美,但景区容量不大,缺乏印象深刻的古物,讲述陆游的诗关键是诗关键是诗关键是诗上面没有做大文章

门票多少

最主要是假的,只能作一般的休闲去处。

具体地点?

新建成的故居??

从无到有,很好听。
如果说成“造出来”的,就不好听了。

绍兴的文人墨客很多,但如何开发有待商榷。仅仅造几个故居能吸引多少游客?感觉无非是一个公园,亮点在哪里呢?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是吸引不了我。

胜利西路行宫庙公交站旁边是大门入口,免费,刚建好,房子里是空的

地方是真的,也是按陆游记载的来复原的,是有根据的。
要说假的,那李白,杜甫。。等相关的古迹也全是假的。
古迹,由于历史的原因,只有清代的估计能保留原物,其它唐宋的古迹一般多数毁于自然侵蚀或战争,看看西安的唐代景点,全是复原的。
鲁迅,周恩来,蔡元培,秋瑾,。。。哪一个都没有陆游在绍兴生活的时间长,他在绍兴生活长达4,50年,地址就是现在行宫庙附近的故居,也许故居不一定是真实的原貌,但那片土地上,陆游真实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了四十多年,你去那时走一步,也许正是陆游当年走过的地方。
所以,各位不要小看这个故居,大家觉得假,是因为我们对陆游做的工作太少了,也许是绍兴的名人太多,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但陆游是绍兴人,这是没有争议的,以前人们到绍兴,看到陆游的景点就是沈园,而他生活四十年的其它地方,一点都不保留,现在快阁公园复原了,陆游故居复原了,对绍兴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政府的文化部门不是吃干饭的,他们经过考证,论证投资上亿重修的陆游故居,形成陆游故里大景区,这是绍兴的一件大事情。

以下这些记载, 包括陆游对自己居所的描述,成为这次重建的依据,还能怎么样,难道要求拿出当时的照片才行? 本人小时就住那附近,当时就有个池叫”陆家池“,我们经常去玩,但村里没有人姓陆的,后来看到时不时有县里的人来寻访村里的老人,特别是一个庵里的老爷爷,才知道他们在调查陆游相关的情况。
陆游曾居山阴鲁墟云门山草堂,南宋乾道二年(1166)迁居鉴湖三山西村。南宋嘉泰《会稽志》:“三山在县西九里”,“今陆氏居之。”乾隆《绍兴府志》:“陆放翁宅,《山阴县志》:宋宝谟阁待制陆游所居,在三山,地名西村。《于越新编》:山在府城西九里鉴湖中,与徐瓶鼎峙,陆游所居。”
陆游《居室记》云:“陆子治室于所居堂之北,其南北二十有八尺,东西十有七尺。东西北皆有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暝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南为大门,西南为小门,冬则析堂与室为二,而通其小门以为奥室;夏则合为一,而辟大门以受凉风。”“舍后及旁皆有隙地,莳花百余本”。
陆游《怀鉴湖故庐》诗云:“临水依山偶占家,数间茅屋半欹斜。云边腰斧入秦望,雨外舞蓑归若耶。从宦只思乘下泽,对人常悔读《南华》。病来更怯还乡梦,频煮廉泉试露芽。”故居今圮,仅存葫芦形小池,人称”陆家池 ”。

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起先是假货,假学历假文凭,假新闻,假账假数据假证据。
接着是假人,假医生假博士,假和尚假尼姑,假军人假干部。
现在连历史都是假的,唉。

资源很丰富,投资也不少,钱扔到水塘里发出声响了吗?

还是要多多充实景点,陆游是个爱国爱绍兴乡土的好同志啊

有道理,现在是初步建成,房子还是空的,确实如何填充是关键,诗文是重点。
另外,地方不大是对的,毕竟陆游几间草房,又不是豪宅,建大了才是假的呢

这样的景点,个人觉得还是有文化内涵的,现在还是免费的。
相比比柯岩一块石头,一个佛像弄成人工收费景区要好多了,那才是骗骗外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