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2月23日电 “今年我们村发生的变化,赶得上过去几十年!”72岁的王文秀说。王文秀是吕梁市交口县石口乡南山村村民。今年3月,南山村落户一家大型养猪场,短短半年多,这家养猪场显著地改变着南山村。
这家养猪场的投资主体是交口县桃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矿山开采的资源型企业。今年初,为响应地方党委政府扶贫攻坚的号召,这家企业投资兴建养猪场,帮扶农民脱贫。
目前,效果初步显现,许多村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王文秀老人说,以前愁村里人少,今后怕太热闹,体会到了传说中的“幸福烦恼”。
穷山沟里建了座现代化养猪场
吕梁山区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坐落其中的南山村是典型的穷山沟。全村100余户,有51户是贫困户。村民们靠种玉米、放牛、牧羊、打零工为生。
长期以来,南山村几乎没有明显变化。村民们说,村里已有5年没盖新房子了,年轻人们纷纷外出打工,全村300多口人,常住人口不到100人,且多是老弱病残。
今年3月,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养猪场在南山村破土动工,给全村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这个年出栏50万头的生猪养殖项目也叫山西南山百世食安农牧业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13.75亿元,分三期建成。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产。
“行业内,年出栏千头生猪就是养猪大户了!我们这个项目在山西是数一数二的单体自繁自养的养猪场,在华北地区也是数得着的!此外,设备的先进化程度、智能化程度都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该项目负责人李智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这是个大规模、高科技、重环保的现代化养猪场。据介绍,该项目引进了台湾海洋大学张正明团队进行全方位监管指导;引进了奥地利、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科学化、自动化养殖;建立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和排泄物沼气发电系统,使养殖达到无污染。
李智说,公司尤其重视食品安全,引进了现代化饲料加工设备,自己加工饲料,确保饲料无瘦肉精等任何添加剂,从源头上对猪的食品安全进行管控,让消费者能吃到真正的放心肉。
对于此次产业扶贫,交口县桃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相对于采矿,养猪投资大,见效慢,属微利产业,但生猪养殖的产业链长,产业带动能力强,能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矿产资源的受益者,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回馈乡里,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共享发展成果。
短短大半年就有三大变化
从项目动工至今,短短大半年时间,南山村民已感受到了养猪场带来的变化。用村民们的话说:“这大半年来,村里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第一个大变化是“水有了”!南山村委会主任陈秀龙说,由于地理原因,南山村一直不通自来水,村民要去十公里外买水喝,不便且不说,一包水小则5元,大则10元,对本就贫穷的村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为解决用水问题,养猪场打了一口480米深的水井,同时额外投资40余万元,为每家每户免费接上了自来水。“村民们盼自来水盼了多少年,没想到今年给解决了!”村民王兰贵说。
“路通了”是第二个大变化。南山村有一段六公里长的出山土路,狭窄逼仄、坑坑洼洼,一到雨雪天,进不来出不去。李智回忆说,养猪场开工时,工程监理从外地来,由于下了点雨,车怎么也进不来,最后派出铲车才将人接进来。
为解决交通问题,南山百世食安投资50多万元拓宽、平整道路,如今,底盘低的小轿车都可顺畅进出。南山村出行问题也引起了交口县、石口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当地将为道路铺油,困扰南山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人多了,村活了”是第三个变化。
王兰贵说,过去南山村缺乏生机和活力,一方面,外面的人很少来,有时十天八天见不到辆车进来,另一方面,村里有些办法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山货特产卖不出去,这些都是南山村的“穷根儿”。“养猪场开始建设以来,村里人多了,车多了,气旺了,村活了!”
王文秀说,目前十几个年轻人回流到了村里,去养猪场打工,或做些配套服务。“我大儿子是个砖瓦匠,为养猪场干起了基建,老二会开车,也计划回来帮忙拉猪拉饲料。”
“村里的土鸡蛋都涨价了!”陈秀龙说,以前村民自家产的土鸡蛋12元都没人买有价无市,现在20多元还买不上,野菜、木耳这些土特产也都成了抢手货。
“缺啥不能缺人气,人多了村子就活了!”陈秀龙说,目前来看,村民们是这个养猪场的最大受益者。
“这才刚开始,脱贫有希望!”
“一年不到就有这么多好处,这才刚开始呢!”在许多村民看来,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产业链条的延伸完善,村民得到的实惠会越来越多,日子会越过越好,“脱贫致富大有希望!”
村民们的信心是有依据的。围绕着“村民会得到哪些实惠”,李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是南山百世食安的产业链大概包括:生猪养殖、屠宰、分切,运输,饲料加工销售,有机肥及微生物生产和销售等。单是饲料加工销售这一环节,按计划,南山百世食安将年生产20万吨有机饲料,使用优质玉米16万余吨,仅此一项,不仅南山村、石口乡,乃至交口全县农民再也不用发愁玉米销售难。
此外,为落实交口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系列脱贫帮扶政策,南山百世食安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签订合同,约定每公斤以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收购玉米,连续三年。
二是南山百世食安优先招聘贫困子弟,进行培训后就业,这一举措将培养一大批养殖能手。
三是“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将带动一大批村民参与到产业链中。这一项目步入正轨后,将实现第一产业(种植养殖业),第二产业(生产加工),第三产业(服务,冷库仓储,流通业)的全过程贯通,最终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石口乡党委书记武银平认为,这一项目不仅将改变南山村,还将带动石口乡实现脱贫,甚至能带动全县农民。他说,据测算,养猪场的上马将带动2300户直接参与到产业中来,按户均3口人算,就有6000人受益。
“这么大的贡献,目前为止石口乡还没有过类似项目!”武银平说,从数据分析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头猪一天吃3斤玉米,相当于一亩地一年养一头猪,按一期工程年出栏10万头猪计算,一年就可消耗10万亩的玉米,而石口乡玉米种植面积是3万亩,仅此就可解决全乡全县农民玉米销售难的问题。“企业还承诺贫困户比市场价高出1毛钱,能平价收购帮农民去库存就很好了,当然,高1毛钱帮农民增收更好!”
武银平继续算账:这么大的养猪场物流规模非常大,将会带动相当一部分人;农民的土地流转租赁将会使他们每年拥有稳定的收入;此外,企业“公司+农户”的模式预计将带动500户。“最重要的是,这个养猪场让南山村、石口乡的农民看到了农业工业化的希望,今后可以不再靠天吃饭!”
武银平说,这一“群众喜欢”的项目,还得到了“政府认可”。交口县委县政府对这一农业项目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为这一项目的落地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不久前,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也前来视察调研,并为这一项目点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