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俊:抓好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发展

长垣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
提到河南省长垣县,那是业内公认的起重机械设备之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整合,长垣县的起重机械产业已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作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以起重装备制造为主导,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建成18.6平方公里,入驻起重机械整机制造企业126家,相关配套企业近千家,是全国最大的桥门式起重机生产基地,其“c-park”产业品牌早已被业内熟知和认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客观市场环境的变化,长垣起重产业聚集区也面临提升转型、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等问题,同时,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标准引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作为如今长垣特色起重装备制造业的掌舵者,长垣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宋太俊意识到提升产业质量、促进长垣开发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此,一场以长垣县起重产业质量提升活动为序幕的转型升级攻坚战轰轰烈烈地进行。
此次,《起重运输机械》杂志有幸地采访到这位起重事业提质转型的推动者,让我们听听他对变革中的长垣开发区的感触和规划。
《起重运输机械》:此次长垣开发区的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活动是备受业界关注的一场政府主导的行业优化升级活动,您能介绍发起这个活动的背景吗?
宋太俊: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落实到制造业,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等手段, 加快创新, 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起重装备制造业在物流交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有的起重制造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升级的成败,关系着产业迈向中高端等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用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改革,将会极大提升“长垣起重”区域品牌影响力,为长垣深入开展质量强县战略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提升长垣制造形象。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 长垣起重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长垣起重“大而不强”、“品牌优势不突出”,究其原因,是企业在产品质量上没能做到追求极致。为此,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联合河南省质监局、长垣县人民政府、有关技术机构等单位,组织开展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活动。活动决定从 2017 年到 2018 年,用近两年时间,通过强化质量管理、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标准建设、加强品牌培育,促进长垣起重转型升级、强势崛起,以期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
法国大皇宫纪念碑展出 轮胎式集装箱门机 - 卫华集团制造
《起重运输机械》:在您看来, 长垣开发区当前的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在哪里?
宋太俊:总的说来,关于集聚区的转型升级,我们希望通过科技的创新、标准化的引领、质量的提升和智能化的改造,使得我们的产业产品有一个质的飞跃,以此来实现我们长垣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长垣起重产业集群已由横向竞争为主的传统块状经济向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中心,中心企业与外围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轴幅式结构产业集群演变,“中心+ 卫星”体系由此初步形成;中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成为集群中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的核心企业, 大量中端加工外包给中小企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逐步显现。
为了促进产业区的转型优化升级,我们一是要在国家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上,要让更多的长垣企业参与或主导;并支持长垣产业集聚区的企业,以长垣县起重装备制造业协会为平台,大力推进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从而提升长垣起重机械的整体水平,在起重机械行业的标准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加快“放管服”改革试点。对长垣部分规模以上起重机械制造企业合并相应许可证,对现有分别发放的制造、安装等许可证, 实行多证合一;合并相应许可品种, 按照原有许可范围,简化合并许可证内容。三是配合省质监局和县政府为企业提供平台,做好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起重机械相关论坛讲座,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扩大长垣起重机械品牌的影响力,让长垣制造成为起重机械中高品质的代名词。
《起重运输机械》:您觉得政府在这次质量提升的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宋太俊:作为政府在实施质量提升活动当中,一定要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落实《长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垣县加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提升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的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提高对质量提升活动的重视程度,引导好企业参与质量提升活动的系列安排,引导企业要投入质量提升活动的各项建设。二是要发挥好组织作用。按照《河南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活动总体方案》分工, 组织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实施以智能装备、智能产品、智能服务为主的智能改造;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参与区域品牌创建,争创省长质量奖、国家质量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三是要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通过落实《长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垣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意见措施,发挥政府在研发、检测、人才引进、技能培训、要素保障、公共政策支持上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yzs四梁铸造桥式起重机-河南矿山制造
工作车间-河南矿山
《起重运输机械》:我们都知道,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此次长垣开发区的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活动而言,您对这次活动的预期效果有信心吗?
宋太俊:我对这个活动的开展和预期效果充满信心,因为这个活动有“四个好”作支撑。
一是产品选得好。我国是起重机第一大生产国,目前行业发展仍处于增速期,根据一份资料显示,2015 年我国产品占全球份额的 30% 多,尽管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竞争力,但我国产品多处于中低端水平,在质量、技术、效益等方面还有差距。以起重机械产品作为质量提升活动的目标对象,无疑为这个行业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二是地方选得好。长垣县作为“中国起重机械名城”,布局集中, 产业链相对完善,是全国最大的桥门式起重机生产基地,全国市场占有率 70% 以上,年销售额最高达400多亿元。这样一个全国的起重机械产业集聚区和高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行业影响力就会更大, 不仅能推动本地产品,也能拉动全行业。
三是平台搭得好。总局特设局, 省、县质监局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县政府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等地方政府、地方行业协会、技术部门、当地企业,共同加入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尽其力、形成合力,这样的一个“政、监、企、技、会”组建的准联盟性质的推动平台,对于质量提升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方案做得好。这个由总局特设局、省质监局、长垣县政府共同制定的方案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方案立足于全行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回避问题,不敷衍了事,目标制定合理,工作任务全面,实施步骤科学,工作措施明确,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只要这个方案得到了切实执行, 推动长垣起重产业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一定能实现,长垣建设起重机械行业高地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出口法国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 纽科伦制造
《起重运输机械》:当前长垣有哪些影响行业布局的科技创新项目呢?
宋太俊:从平台的打造方面来看,前不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科技厅、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卫华集团有限公司等 11 个单位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这标志着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在创新建设领域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这个平台以行业中龙头企业为主体,在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功建立方面着实是一次质的飞跃。
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集聚区内北起院河南分院开工建设,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长垣分中心建成使用,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长垣县起重装备制造行业协会成立运行,2017年 5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筹备设立的中国出口起重机械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已完成组织机构搭建及相关章程制度制订,4 月份已经完成筹备正式投入运行,顶层设计能力不断加强;国家桥架类及轻小型起重机械监督检验中心建成使用,省起重设备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扩建完成验收,产品检验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焊接机器人-河南矿山制造
《起重运输机械》:长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推出哪些新兴产业么?
宋太俊:产业自身的调整,或者说一个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永远都是“在路上”。培育新兴产业也是我们政府一贯的工作诉求。未来,我们将加快培育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需求弹性小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业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同时,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助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开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专项建设工作, 支持骨干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推广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延伸, 引导卫华集团、河南矿山等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 + 服务”的“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转变,增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参与全国及至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重组,引领全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地位提升。
园区鸟瞰图